在妇科门诊,经常遇到一些患者询问:“我这几个月月经都是乱的,刚来完,没几天又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呀?”还有些患者说:“月经来了十几天了,就是不走,还越来越多,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您应该想想,这真的是月经吗?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才是正常的月经。正常月经指育龄女性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引起的生理性出血,正常月经的周期为21-35天,经期持续2-7天,平均失血量为30-80毫升。
什么是异常子宫出血?异常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是指正常月经的周期频率、规律性、经期长度、经期出血量中的任何一项或多项发生异常,不包括妊娠期、产褥期、青春期前和绝经后出血。约30%的女性会出现异常子宫出血,青少年或绝经前后较常见。
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有异常子宫出血?
1. 周期频率异常:月经频发(月经周期少于21天)或稀发(月经周期超过35天)。
2. 月经不规律:两次月经周期规律相差时间≥7日,可能每月都会有变化,甚至发生闭经,≥6个月无月经来潮。正常月经期间出现大量阴道出血或点滴出血。
3. 经期长度:经期过长为每次月经>7天,经期过短为<3天。
4. 经血量:过多,每个月经周期月经量>80毫升,可排出较大的血块;过少,每个月经周期月经量<5毫升。
引起异常子宫出血的常见问题
所有不正常的出血,我们应当首先排查是否意外怀孕,很多患者不知道自己怀孕,误将流产当月经。此时,只需要简单地查个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就可以明确。在没有排除怀孕的情况下,千万不要盲目吃药调理月经。
排除怀孕后,哪些问题会引起异常子宫出血呢?
1. 排卵障碍,通俗讲就是内分泌失调,多见于青春期、绝经过渡期,在生育期可因肥胖、黄体萎缩不全、黄体功能不全、排卵障碍、甲状腺疾病等引起。该病常见表现为月经不规律,经量、周期、经期长度等均可异常。治疗原则就是出血期止血和纠正贫血,并调整月经周期预防月经紊乱和子宫内膜增生。
2. 子宫内膜息肉,约占异常子宫出血病因的21%~39%,它是常见子宫良性病变,该病好发于35岁以上女性,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和不孕,少数以白带增多、血性白带为主要表现,而约有30%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超声即可诊断,防治方法:对于直径<1厘米息肉又无症状者,可随访观察,1年内自然消失率约为27%。对于直径>1厘米息肉有症状者,建议接受宫腔镜息肉切除术,尤其是对于未妊娠者和有生育需求及老年合并多种内科疾病者,该治疗方式是最佳选择,但术后仍有3.7%~10.0%息肉复发的可能,因而需在术后给药预防复发。通常给予COC、曼月乐等进行预防。
3. 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该病多发于30岁-50岁经产妇,现成常见病,主要症状表现为痛经、经量过多和子宫不规律出血,而经量过多一般表现为连续数周期月经量超过80毫升,而约有30%的患者无明显症状。诊断:可通过典型症状、体征及血CA125水平和超声辅助诊断,或可行MRI。防治方法:该病治疗方式有很多,但子宫切除术不是唯一根治方法,对于年轻、有生育需求妇女可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且症状较轻者采用药物治疗,多数是有效的,主要包括促性激素、米非司酮、短效避孕药等。该病虽然治疗方式较多,且对不同人群治疗方式可不一致,但是每种手段均有一定利弊。
除了这些常见的问题,还有以下不常见的情况:
1. 患者宫颈有癌前病变或者宫颈癌,也会出现异常出血;
2. 患者有宫内节育器,出现节育器位置的改变;
3. 患者有子宫内膜病变;
4. 卵巢肿瘤可以引起异常的子宫出血;
5. 不规律服用避孕药;
6. 未分类异常子宫出血:如子宫肌层肥大、剖宫产子宫瘢痕缺损、动静脉畸形等。
如何预防异常子宫出血?
1. 坚持每天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2. 禁烟禁酒,少熬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 健康饮食,增加维生素和蛋白质的摄入,少食油腻辛辣食品。
4.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紧张。
5. 有异常出血应及时就诊,避免延误病情,导致急性大出血。
6. 高危人群预防:有子宫内膜癌家族史或者既往有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等病史者为高危人群,要定期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 李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