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宋美玲
暑期来临,医疗机构部分科室也“热”了起来。不少家长利用暑假时间给孩子们进行“健康管理”,使孩子们能更好地应对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记者了解到,近日我市多家医疗机构的眼科、耳鼻喉科、小儿外科的门诊和手术量明显增多。医院统筹医疗资源,通过增加门诊号源、值班医生、住院床位,延长就诊时间等措施应对暑期就诊高峰,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7月22日一早,市红十字会医院斜弱视与眼整形专科门诊外,已有不少患儿和家长在等待就诊。该专科主任梁鸿刚表示,自暑假以来,门诊每天接诊的患儿超过220人,是平时就诊人数的3倍多,其中还有一些患者是从外地赶来的。
为了提高就诊效率,市红十字会医院将测视力、测眼压等常规检查安排在患者进入诊室前进行。此外,要求门诊医生全员到岗、延长看诊时间,一般上午、下午每班次各延长1个小时,确保当天挂号的患者都能看上病。一些外地就医患者不了解线上预约挂号渠道,会选择在就诊当天现场挂号。医院通过现场增加号源的方式,不让远道而来的患者因挂不到号而来回奔波。
市人民医院也出现了就诊高峰。市人民医院门诊部主任龙入虹表示,7月15日至21日这一周内,门急诊工作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0.8%,门诊手术量同比增加17%。不少学生选择在暑期矫正视力和牙齿,完成扁桃体摘除和疝气治疗等择期手术,因此医院的眼科、口腔科、耳鼻咽喉科及小儿外科的就诊人数同比增长约20%。为此,医院整合全院医疗资源,实施一系列举措迎峰保就诊。
市人民医院在暑期增加了门诊号源,并提前3天监测门诊预约挂号的数据。根据挂号量增长情况,各科室抽调二线岗位的医生到门诊一线坐诊。医院还制定了迎峰应急方案,如医院信息系统监测到重点科室的患者候诊时间超过30分钟,应急医务人员就会立即出动,支援相关科室接诊。同时,医院将部分利用率不高的诊室作为临时诊室使用,小儿外科在合理调配下新增4间诊室。门诊部还在小儿外科候诊区增设了十余张候诊椅,可供50名患者就坐。
此外,市人民医院实行“全院一张床”科学调度床位,全力收治患者。市人民医院住院服务中心负责人覃琛媛介绍,眼科手术具有“快进快出”的特点,眼科病房周末会有部分床位空余。利用这一特点,医院为小儿外科增加“周末床位”,并统筹其他科室剩余床位,使小儿外科床位数从18张增加到41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