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覃珩
晚报讯 进入盛夏,持续高温,园林树木逐渐进入病虫害高发期。为有效遏制病虫害滋生,昨日,市苗圃林场组织党员干部到沙塘镇杨柳林区开展树形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为红椿、闽楠、大叶榉木等珍贵树种“体检治病”。
“大家看看,这个就是导致红椿‘生病’的害虫,它叫麻楝蛀斑螟,喜欢钻到树干内蛀食树木。”在现场,工作人员一边科普害虫防治知识,一边指导开展树木修枝和防治工作。随后,大家按照要求,为红椿等珍贵树种修枝和剪除病虫害枝条。
“目前主要防治对象有樟巢螟、麻楝蛀斑螟和尺蠖等害虫,其中麻楝蛀斑螟对红椿危害最大,是我市今年新出现的虫害。”市苗圃林场副场长梁灵华介绍,该害虫处于幼龄暴发期时,林场曾对其进行无人机喷雾防治,现在结合树形管理,将其虫巢和病枯枝进行修剪和集中焚毁,以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2018年以来,市苗圃林场通过种植香合欢、红椿、黄连木、江南油杉、闽楠等珍贵树种,对1500亩的桉树纯林进行树种结构调整,将其改造为珍贵树种混交林,有效提升森林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其中,珍贵树种混交林的造林模式和幼林抚育管理等先进经验,为我市森林可持续管理与经营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示范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