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表现为单侧分布的红斑丘疹水疱,通常不超过身体正中线,常伴有神经痛。在民间,也有老百姓叫它“缠腰火龙”“蛇缠腰”“蛇胆疮”。
一、什么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常伴有神经痛,虽然不致命,但是造成的后果可能很“要命”。带状疱疹患者发生神经痛的概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60岁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约有65%会发病,70岁以上的则高达75%。这种神经痛表现为自发性、阵发性的刀割样、针刺样、电击样、烧灼样剧痛,或感觉过敏、感觉减退及其他不适感觉,反反复复、经久不退。
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二、哪些人容易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如果有以下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危险因素(比如老年+肿瘤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的风险可能高达80%以上:
1.年龄>60岁的老年人;
2.皮疹出现前疼痛明显;
3.疱疹期疼痛程度严重、皮损区温度高和感觉异常明显;
4.水疱持续时间长、水疱多;
5.皮疹消退时间长、皮损范围广;
6.特殊部位的疱疹:三叉神经分布区(尤其是眼部)、会阴部及臂丛区;
7.有糖尿病病史或者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比如术后患者、感染患者、肿瘤患者、器官移植患者、有风湿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的患者)。
三、带状疱疹的治疗
如果已经患了带状疱疹,要立即就医,尽快用药,这样能大大减轻皮肤症状,促进愈合,缩短病程。带状疱疹的治疗目的主要是缓解急性期疼痛,缩短皮损的持续时间,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并发症的发生。
1.基础治疗
注意皮肤清洁,避免继发感染。当水疱没有破裂渗出时,可用炉甘石洗剂外涂帮助水疱收敛干涸;当水疱明显并伴渗出糜烂时,可用3%硼酸溶液进行湿敷,结痂时再用阿昔洛韦乳膏涂擦。
2.抗病毒药物治疗
为快速控制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神经痛发生,早期、足量抗病毒治疗非常重要。常用药物有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溴夫定等,应在发疹24至72小时内开始使用。
3.镇痛治疗
对于轻中度的疼痛,可考虑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类抗炎药、曲马朵等;对于中重度疼痛,则考虑服用阿片类药物如吗啡、羟考酮等,或者用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
4.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
除了以上治疗方法外,对于难治性带状疱疹神经痛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还可采取疼痛区域相应神经阻滞治疗、选择性神经毁损、鞘内药物治疗和神经调控技术等介入治疗。
(1)神经阻滞:在相应神经根、干、节及硬膜外,注入局麻药或以局麻药为主的药物,以短暂阻断神经传导功能,既能达到治疗目的,又对神经无损伤。
(2)选择性神经毁损:以手术切断或部分切断,或用化学方法(用乙醇和阿霉素)、物理方法(射频热凝和冷冻等)阻断脑、脊神经、交感神经及各类神经节等的神经传导功能。
(3)鞘内药物治疗:通过埋藏在患者体内的药物输注泵,将泵内的药物输注到患者的蛛网膜下腔,直接作用于脊髓或中枢,达到治疗疼痛的目的。
(4)神经调控技术:通过电脉冲适当地刺激产生疼痛的目标神经,反馈性调整神经的传导物质或电流,或产生麻木样感觉来覆盖疼痛区域,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主要包括脉冲射频治疗和脊髓电刺激等神经电刺激技术。
由于带状疱疹是自限性疾病,有些抵抗力强的患者2~3周可自愈。
四、如何预防带状疱疹
1.适量锻炼身体,注意防晒,恰当补水。
2.作息规律,早睡早起,居室勤通风换气。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避免因压力和疲劳导致免疫力下降。
3.饮食均衡,避免油腻,确保饮食中有足够的蛋白质,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4.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的一种经济有效、切实可靠的方式,可以大幅度降低带状疱疹的发病风险。目前,我国获批上市的减毒活带状疱疹疫苗,40岁人群就可以开始接种,仅需接种1针,即可为接种者提供10年以上的保护效力。
事实上,超过90%的成人体内都潜伏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而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在一生中会遭受带状疱疹的侵袭,其中大约有1%~4%的人可能会反复发作。尽管我国已经批准上市了两款带状疱疹疫苗,然而国内50岁以上人群的疫苗接种率仅为0.4%左右,远低于美国50岁以上人群35%的接种率。
(来宾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二区 韦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