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碗中装入清水,将双方的手指各扎一针,把两滴血滴入碗中,看看是否相融……这是古装电视剧里“滴血认亲”的场面。然而,现代医学早已证明了这种方法是毫无科学依据的。
“滴血认亲”认的是血型,而不是DNA,能相融可能只是因为血型一样,与“是否亲生”没有关系。此外,血液易受环境因素影响,人体中的红细胞本就脆弱,滴入水中时如果红细胞发生破裂,无论是谁的血滴都会相融。本文将具体介绍血型系统和DNA亲子鉴定。
ABO血型
ABO血型是人们最熟悉的血型系统,同时也是临床上最重要的血型系统。ABO血型系统是一种根据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A型抗原和B型抗原来分类的血型分类方法,它将人类血型分为A、B、AB和O这4种基本类型。
A型血红细胞表面有A抗原,血浆中含有B抗体。B型血红细胞表面有B抗原,血浆中含有A抗体。AB型血红细胞表面同时存在A抗原和B抗原,而血浆中没有A抗体和B抗体。O型血红细胞表面没有A抗原和B抗原,但血浆中同时含有A抗体和B抗体。
ABO血型的遗传是由一个基因控制的,该基因有三种等位基因:A、B和O。A和B等位基因是显性的,而O等位基因是隐性的。因此,一个人的血型取决于父母双方的等位基因组合。例如,如果一个人从父母那里各继承了一个A等位基因,那么这个人的血型就是A型。
了解自己的血型对于确保输血安全非常重要。如果接受了与自己血型不兼容的血液,免疫系统可能会攻击这些外来的红细胞,导致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在进行输血前,医务人员会进行血型配对,以确保血液的兼容性。
Rh血型
除了ABO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是另一大重要的血型分类方式,是根据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D抗原(也称为Rh抗原)来划分的。当红细胞表面存在D抗原时,该血型被称为Rh阳性;而当红细胞表面缺乏D抗原时,则被称为Rh阴性。在Rh血型系统中,Rh阴性血型是一种相对罕见的血型,约占全球人口的15%。Rh血型中的阴性血因其稀有和独特性,被称为“熊猫血”。
Rh(D)基因是隐性遗传,即需要两个隐性基因遗传才能表现出来。因此,父母双方都为Rh阴性时,子女必定为Rh阴性;父母双方均为Rh阳性,子女有2%的几率为Rh阴性,50%的几率为Rh阳性携带Rh(D)抗原,25%的几率为Rh阳性且不携带Rh(D)抗原。
Rh血型的临床意义主要包括:是否存在输血反应或移植排斥反应;是否存在胎儿溶血症;对于疾病的易感性。Rh阴性者不能输注Rh阳性血,第一次输注,阴性个体会产生抗体,第二次输注将会出现排斥反应即溶血反应。Rh阳性患者可以输注Rh阴性血。
科学的亲子鉴定方法
亲子鉴定又称为亲子关系鉴定,是通过科学方法确定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否存在生物学上的亲子关系。最常用的亲子鉴定方法是DNA分析,它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DNA亲子鉴定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1.样本收集:从疑似父母和孩子那里收集样本,通常是口腔黏膜细胞样本,通过拭子采集。
2.DNA提取:从样本中提取DNA物质。
3.DNA分析: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特定的DNA片段,然后通过凝胶电泳等方法进行分析。
4.结果比对:将得到的DNA片段与标准DNA进行比对,识别特定的遗传标记。
5.结果解释:根据遗传标记的匹配程度来判断亲子关系。如果孩子从每个疑似父母那里继承了一半的DNA标记,并且这些标记与父母的DNA足够相似,就可以确认亲子关系。亲子鉴定的结果通常非常精确,准确率可以达到99.9%以上。
需要进行亲子鉴定时,应当到当地的司法部门办理委托手续,再去权威的部门进行取证操作,最后由专家进行解释结果。“滴血认亲”等偏方、土方法是不科学、不靠谱的。
(广西血液中心 邓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