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4年07月30日

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一项比较常见的检查,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能够帮助患者进行身体脏器检查,从而使患者了解自己身体各器官情况。现代医学诊断领域,超声检查以其无创、无痛的特性,成为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无论是孕妇的产前检查,还是心血管疾病的筛查,超声检查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解析超声检查的物理原理、超声有无辐射、超声检查的安全性评估以及超声检查的注意事项等方面,帮助大家正确认识超声检查。

什么是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利用超声波在人体内的传播和反射原理,通过专门的超声设备接收和分析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进而形成人体内部结构的图像。超声波是声波的一种,属于机械波。频率超过人耳所能听到频率上限(20000赫兹、20千赫)的声波就是超声波,而医用超声波频率范围一般为2至13百万赫兹。由于人体器官的密度和其对声波传播速度的差异,超声波会被不同程度地反射,探头接收到不同器官反射的超声波后经计算机处理形成超声图像,从而呈现出人体各个脏器的声像图,超声医生则通过分析这些声像图来达到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超声检查有辐射吗

辐射是指能量以电磁波或粒子流的形式在空间中的传播。根据辐射的性质和能量,可以将其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两大类。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等,具有较高的能量,能够引起物质的电离,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而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等,能量较低,通常不会对人体造成直接伤害。

根据上述辐射的定义可以明确得知,超声检查并不属于辐射范畴。这是因为超声检查所使用的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而非电磁波或粒子流。超声波在人体内的传播和反射过程中,并不会产生电离现象,也不会释放出具有辐射性的能量。因此,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超声检查是一种完全无辐射的检查手段。

超声检查的安全性评估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临床实践,超声检查已经被证明是一种非常安全的诊断方法。

首先,超声检查所使用的超声波能量非常低,远低于对人体造成损害的阈值。其次,超声检查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严格控制超声波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此外,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超声设备已经具备了更高的精度和更低的能量输出,进一步提高了超声检查的安全性。

超声检查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超声检查前,对于是否需要空腹或限制饮水,应根据具体的检查部位和医生的指示来确定。例如,对于腹部超声检查(如肝、胆、胰、脾等器官),通常要求患者在前一晚避免油腻食物,并在检查当日早上空腹,以确保胆囊充盈,便于观察。而对于膀胱、前列腺等部位的超声检查,则需要患者提前饮水,使膀胱充盈,以便更好地显示这些器官。对于经阴道超声检查,患者需要在检查前排尿。对于心脏超声检查,患者可能需要按照医生的指示调整呼吸和心跳等。

超声检查的时间长短因检查部位和具体情况而异。年龄大、病症多、过于肥胖或过于消瘦的患者,或者检查项目多的,检查时间就会相对延长;病症少、体型适中的患者,检查项目少的,用时就比较短。

超声检查时,在检查部位涂上的一层“黏乎乎的东西”是耦合剂,这是一种水性高分子凝胶制剂,可以使探头和人体无缝连接,防止空气对超声波的传导产生影响,大大提高超声成像的质量。并且,耦合剂有一定的润滑作用,使得探头在体表滑动时更加顺畅,减少不适感。

超声检查本身通常不会引起过敏反应,但是,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过敏体质患者)或对耦合剂过敏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因此,在检查前患者应告知医生自己的过敏史和药物使用情况,以便医生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症状(如皮肤瘙痒、红肿等),患者应及时告知医生并接受相应的治疗。

(柳州市人民医院超声科 陈超容)

--> 2024-07-30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28542.html 1 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超声检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