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张威
近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相关通知,要求新建住宅小区的非机动车停车位应配套不少于80%的电动自行车停车位,且电动自行车停车位应100%预留配套充电设施建设条件。但一些老旧小区存在场地及条件有限等问题,我市如何解决老旧小区电动自行车的停放与充电难题?11日至12日,记者进行了走访。
改造场地解决停车充电难题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老旧小区大多存在停车位不足、充电设施少等问题。部分老旧小区将老旧的窝棚、闲置的空地利用起来,改造成非机动车停车位,并按标准建设充电设施,解决了电动自行车停车充电难题。
罗池路18号大院曾是一个老旧小区,“飞线”充电现象严重。经社区帮忙和居民自管,重修停车棚并安装充电桩,“飞线”充电现象得到遏制。
柳北区北雀路万川花苑小区内,设置有一处室内电动自行车停车充电区。柳北区胜利街道星望社区相关负责人说,万川花苑小区在2018年经过老旧小区改造,新建了电动自行车停车充电处,车辆可集中停放并充电,社区再配合进行安全宣传,解决了小区内电动自行车的乱停乱放及“飞线”充电问题。
相关部门积极推动破题
记者从市消防救援支队了解到,近年来,该支队与相关部门多次开展联合整治电动自行车乱停放及乱充电行动。同时,指导我市部分住宅小区配备消防设施、重新铺设充电线路,新增电动自行车集中充放点200多处,推动新建或改建78个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点。
市消防救援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开展整治行动的同时,消防部门还将继续指导物业公司配合街道、住建等部门,利用现有资源,通过施划停车位、增设露天充电桩等方式,进一步解决老旧小区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和充电问题。
记者从市住建部门了解到,去年我市新开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508个,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40个。今年计划改造270个以上城镇老旧小区,并完成100个以上。随着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推进,老旧小区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居民安全也将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