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2月22日

“滴血认亲”的真相

“滴血认亲”,通常会被作为古装电视剧里认亲的首选方式,如果两个人的血液相融,那便表明两人存在血缘关系。但现在来看,“滴血认亲”真的有科学依据吗?

一、亲缘鉴定的前世今生

“滴血认亲”是古人确定亲缘关系的一种方法,最早记载于三国时期。在世界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1247年)中,宋代的法医学家宋慈也记载过“检滴骨验亲法”。其实,血液是否相融与亲缘关系确实有一定关联,两种不同的血型混合在一起,红细胞会发生凝集。所以,“滴血认亲”虽不科学,但还是给后人提供了关于亲缘鉴定方面的借鉴。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卡尔·兰德施泰纳(Karl Landsteiner)发现了ABO血型系统,血型分析成为第一种比较科学的亲缘鉴定方法。

从1900年ABO血型发现,到1997年STR分型技术成熟应用于亲缘鉴定,遗传标记发展的重要节点在1985年。1985年前主要用的是血清学标记物,1985年英国遗传学家杰弗里斯(Jeffreys)应用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olymorphism,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进行亲缘鉴定,创建DNA指纹分析方法。DNA指纹的高度个体特异性克服了传统遗传标记鉴别能力低的缺陷,被誉为法医遗传分析的里程碑。

二、“滴血认亲”没有科学依据

实际上,血液在清水中是否融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血缘关系并无直接关联。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当血液滴入清水中时,由于水的渗透压低于血液,血细胞会吸水膨胀甚至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等物质。这个过程会使血液中的细胞形态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血液的融合情况。而且,不同人的血液在清水中的反应可能会因个体差异、血液的新鲜程度、环境温度等因素而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所有的血液滴入清水中,都会先出现短暂的静止不动;随着时间推移,它们又将在水中逐渐晕染扩散开来,最终融为一体。不过,这个融为一体,真相其实是血液滴在清水中被溶解了。

总而言之,“滴血认亲”并不靠谱,在一定的时间里,有亲缘关系的血液不一定能融合,而没有亲缘关系的血也有可能融合。

三、“滴血认亲”的本质

所谓“滴血认亲”,其实是基于一个简单的观察: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后,可能会出现沉淀或凝集的现象。我们知道,血型可以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而决定我们是哪种血型的是血液中的红细胞表面携带着特定类型的抗原。当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时,会出现“不相融合”的情况。这是由于红细胞上的抗原会与另一方血清中的抗体相遇并结合,导致红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看似不融合的沉淀物。

两滴血能“融合”在一起只能说明这两人的血型相同,但这并不能证明他们具有亲缘关系。

中国人口有14亿,ABO血型就只有4种(其中ABO中还有很多的亚型,此处不展开细说)。也就是说,相同血型的人有千千万万,如果仅根据血型是否相同来判断是否有亲子关系,那世间的冤假错案就太多了。

此外,由于血型遗传规律的复杂性,具有亲缘关系的父母和孩子之间,血型也可能不同。例如,父亲是AB型血,母亲是O型血,生出来的小孩血型却可能是A型或B型。

四、科学的认亲方式

要准确地确认亲子关系,还是得依靠现代科学方法,比如基于DNA分析的现代亲子鉴定技术。这是目前最准确、最可靠的方法。通过比较父母与孩子的DNA样本,就能准确计算出亲子关系的概率。通常情况下,如果一个人是孩子的生物学父亲或母亲,那么他们的某些DNA片段就会完全匹配。

随着科技的进步,亲子鉴定也越来越便捷,从血液、唾液等常规的鉴定样本转换到口香糖、头发等非常规样本,使鉴定过程变得更加容易。其中,个人隐私亲子鉴定,可以匿名检测,无需本人到场、无需出示任何证件(注:鉴定报告不具备法律效力,不可用于户籍申报、财产继承、法院诉讼等)。

根据孩子状态,亲子鉴定可分为产前无创亲子鉴定和产后隐私亲子鉴定两种类型,准确率均可达99.99%,且不会对孕妈和孩子造成伤害。但开始鉴定前,要注意选择专业的亲子鉴定机构,不要为了贪图便宜就随意找一家鉴定机构做鉴定,那样暗藏的隐患会更多。拥有完善的鉴定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员,才能保障提供准确、可靠的鉴定结果。

(玉林市中医医院检验科 罗宇飞)

--> 2025-02-22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40404.html 1 “滴血认亲”的真相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