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2月22日

新生儿脐部护理指南

产后,有很多新生儿父母询问护士:“护士,回家后,我们应该怎么判断孩子脐带脱落后是否有异常?怎么护理宝宝的脐部呢?”

对于很多新生儿父母而言,正确做好宝宝的脐部护理,是一项重要技能。那么,关于新生儿脐部护理的相关知识,你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做好新生儿脐部护理。

一、什么是脐带

脐带是连接母亲和胎儿的纽带,形状如绳索,表面光滑透明,内含结缔组织和脐血管,胎儿依靠脐带获取营养成分及氧气,排出代谢产物。通常情况下,婴儿的脐带在出生24小时至48小时自然干瘪,3天至4天开始脱落,10天至15天自行愈合,具体时间因个体差异而不同,家长不必过于担心,只需耐心等待,遵循正确的护理方法即可。

新生儿出生后脐部被结扎,此时的脐部仍是一个开放的创面,是细菌侵入新生儿体内的一扇门户,如果护理不到位,轻者发生脐炎,重者可能发生新生儿败血症甚至更严重的后果,所以新生儿脐部护理非常重要。

二、如何护理脐部

1.护理脐部前,新生儿父母应剪短指甲,并清洁双手,保持手部干净,调整舒适的室内温度,准备好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或碘伏,还要备好充足的一次性消毒棉签。

2.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后,应将新生儿的脐部暴露在视野中,并为新生儿做好相关的保暖措施,避免着凉。

3.一只手将新生儿肚脐部位结扎脐带的细绳提起,另一只手用棉签蘸取消毒液,并对新生儿的脐带根部进行消毒。消毒过程中,可按照顺时针的方向,在脐带根部环绕一圈即可,之后应分别对脐带、脐周皮肤2厘米部位等进行消毒。

4.在消毒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将棉签探入新生儿脐窝的内部,将其擦干净。

5.出生后助产士用医用无菌持物钳给新生儿断脐、结扎、消毒,无需无菌纱布包盖及包扎,观察脐带是否干燥,是否有渗血。

6.新生儿在洗澡时,脐部无需贴防水贴,碰水后充分消毒,保持干燥即可。

在新生儿的脐带脱落前,新生儿父母在护理期间,应避免对其脐部产生摩擦,帮宝宝穿衣时,应注意动作小心,避免纸尿裤前端与肚脐接触产生摩擦,及时更换纸尿裤,避免污染肚脐。

三、注意处理这4种脐部异常情况

1.脐部渗血、渗液:新生儿脐部渗血渗液是指在脐带脱落前后一段时间,有少量血液、分泌物从脐部渗出,可居家观察,日常加强消毒频次,保持脐部干燥,关注出血情况,注意避免纸尿裤及衣物等来回摩擦脐部。如宝宝肚脐突然出血量加大,同时伴有便血或一些异常神经系统的表现,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宝宝,需警惕晚发性维生素K1缺乏所致的出血病,如颅内出血,出现以上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2.脐炎:新生儿脐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多是由于日常消毒不彻底、护理不当而继发感染。表现为脐周红肿、有伴异味的脓性分泌物,患儿可出现发热、哭闹、精神萎靡等表现,处理不及时容易导致败血症,发现后应及时就医作进一步治疗。

3.脐疝:新生儿脐疝是小儿肠管自脐部凸出至皮下形成球形软囊,出现哭闹、咳嗽、排便等腹压增高时,脐部出现的圆形或卵圆形突出包块,安静或平稳后包块消失,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预后良好的先天性发育缺陷,以早产儿常见,大多可自愈。一般2岁以下患儿暂不作处理,2岁以上患儿如包块不闭合应及时就医。但若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①疼痛哭闹不止;②凸起的部位比平常硬;③不像平常一样能轻松推回去;④凸起部位变色;⑤一碰凸起部位,宝宝就会哭闹。

4.脐茸:脐茸是小儿脐带脱落后,创面上出现的樱红色、表面光滑湿润的息肉样增生物,可有少量“脓水”样分泌物(反复摩擦分泌物可呈血性),一旦发现这样的情况,应立即就医。

总之,新生儿脐部护理至关重要,且护理过程中一定要细致,确保护理正确。家长要注意观察新生儿的脐带情况,做好相关预防措施,从而有效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保障新生儿的健康。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柳州医院新生儿科 施晓萍)

--> 2025-02-22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40406.html 1 新生儿脐部护理指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