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2月25日

气道受阻不要慌 “海姆立克”来帮忙

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遭遇各种意外情况,其中异物阻塞气道导致的窒息是一种极其危险的紧急状况。海姆立克急救法,是应对此类危急情况的有效手段,为挽救生命带来了希望。了解并熟练掌握这一急救方法,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可能在关键时刻成为他人生命的守护者。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奇妙之处,在于巧妙利用了人体的生理结构和力学原理。当对患者腹部特定位置进行快速、有力的冲击时,会使膈肌迅速上抬,胸腔内压力瞬间急剧升高。这股强大的压力会驱使肺部残留的空气急速喷出,形成一股高速气流,沿着气道冲向阻塞物,很可能将异物冲开,从而恢复气道的通畅,让受阻的呼吸重新顺畅起来,为患者争取宝贵的生机。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步骤

1.成人与儿童(1岁以上)

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双脚前后分开,前脚距离患者约一脚宽,后脚脚跟踮起,膝盖微弯,使患者坐在自己弓起的大腿上,保持患者身体前倾、头略低、嘴张开。这样的姿势有助于利用重力作用,使异物更容易排出,同时也能避免患者在施救过程中因呕吐物反流而导致误吸。施救者双臂环绕患者腹部,一只手握拳,拇指顶住患者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剑突下方,这个位置是腹部的柔软区域,且靠近膈肌,通过冲击此处能够更有效地增加胸腔压力;另一只手抓住握拳手,确保在冲击过程中手部位置稳定,发力均匀。用手部力量急速拉动双臂,有力地向内、向上冲击患者上腹部,每秒约1次,冲击的力度要适中,过轻可能无法达到排出异物的效果,过重则可能对患者的内脏造成损伤。在冲击过程中,要时刻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等情况,一旦异物排出或患者恢复呼吸,应立即停止操作。

2.婴儿(1岁以内)

将婴儿面部朝下,放在手臂上,手臂贴着前胸,手托住婴儿下颌,保持婴儿头略低、身体前倾。这个姿势可以利用重力帮助异物排出,同时避免婴儿口鼻被堵塞。用另一手的掌根在婴儿背部两肩胛骨之间拍击5次,拍击时要有一定的力度,但要注意避免伤害婴儿的脊柱和内脏,拍击的目的是通过震动使异物松动并向气道口移动;然后将婴儿翻正,在两乳头连线中点处,用两手指快速按压5次,深度约为胸廓的三分之一。按压同样要注意力度和频率,通过增加胸腔内压力来推动异物排出,交替进行拍背和按压,直至异物排出或婴儿恢复呼吸。在整个过程中要保持冷静,动作迅速而准确,并且注意呼叫急救人员,以便在必要时进行进一步的医疗救治。

注意事项与常见错误

1.注意事项

(1)在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之前,一定要先判断患者是不是异物阻塞气道导致的窒息。如果患者还能够咳嗽、说话或者呼吸,说明气道尚未完全阻塞,此时应鼓励患者自行咳出异物,而不要盲目进行急救操作。

(2)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的身体,避免因用力不当造成肋骨骨折、内脏损伤等意外发生。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儿童和身体虚弱的患者,更要控制好力度。若患者在急救过程中失去意识,应立即停止海姆立克急救法,转而进行心肺复苏术,按照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的顺序进行操作,直到专业急救人员到来。

(3)在异物排出、患者的呼吸恢复正常后,建议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观察,以确保没有其他潜在的损伤或并发症。

2.常见错误

(1)位置不准确:施救者在进行腹部冲击时,可能没有找准正确的位置,导致冲击效果不佳。比如,将拇指顶在患者腹部的其他部位,而不是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剑突下方,这样就无法有效地增加胸腔压力,排出异物的成功率也会降低。

(2)用力过猛或过轻:用力过猛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伤害,如肝脏破裂、脾脏破裂等;而用力过轻则无法达到排出异物的目的。因此,施救者需要在实践中掌握好合适的力度,这需要通过一定的培训和练习来实现。

(3)忽略背部拍击(在急救婴儿时):有些施救者在对婴儿进行急救时,可能过于强调胸部按压,而忽略了背部拍击的重要性。实际上,拍背和按压相结合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婴儿排出气道异物,两者缺一不可。

培训与推广的重要性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一种有效的急救技术,看似简单,但要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还需要大家能够熟练掌握并正确运用。因此,开展广泛的海姆立克急救法培训和推广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柳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 翟婧伦)

--> 2025-02-25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40722.html 1 气道受阻不要慌 “海姆立克”来帮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