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2月26日

走出产后抑郁的泥沼

新生儿呱呱坠地,本应带来欢笑与幸福,可部分新手妈妈却陷入了产后抑郁的泥沼。据统计,10%~15%的产妇在产后会经历不同程度的抑郁,这一数字背后,是无数产妇在黑暗中独自挣扎的身影。

在此,我们想对每一位妈妈说:你的感受是真实的,你的痛苦是应该被重视的,你值得被关爱和支持。

什么是产后抑郁

产后抑郁(Postpartum Depression,PPD)是一种在分娩后出现的情绪障碍,通常在产后几周甚至几个月内发生。产后抑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被认真对待。

产后抑郁绝非“矫情”或“想太多”。孕期激素水平如坐过山车般剧烈变化,产妇的身体在分娩后元气大伤,再加上初为人母的巨大压力,日夜颠倒照顾宝宝的疲惫,社交生活的突然中断……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将产妇推向情绪的深渊。她们可能会莫名地情绪低落、焦虑不安,对曾经热爱的事物失去兴趣,甚至产生自我否定和伤害自己的念头。

面对产后抑郁,家人的陪伴与理解至关重要。丈夫要主动承担起照顾宝宝和分担家务的责任,不要让妻子独自面对育儿的艰辛。在妻子情绪低落时,给予她一个温暖的拥抱,耐心倾听她的烦恼,用行动告诉她:“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产后抑郁的表现

1. 持续的情绪低落、悲伤或感到空虚。

2. 对原本感兴趣的事情失去兴趣。

3. 失眠或过度睡眠。

4. 食欲改变(暴饮暴食或食欲不振)。

5. 感到疲惫、无力,甚至无法照顾宝宝。

6. 过度的焦虑或恐慌。

7. 感到内疚、自责,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

8. 严重者甚至会有伤害自己或宝宝的想法。

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妈妈的日常生活和与宝宝的关系,但实际上,产后抑郁是可以被治愈的。

为什么会出现产后抑郁

产后抑郁的成因复杂,通常是由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 生理因素:分娩后,女性体内的激素(如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可能导致情绪波动。

2. 心理因素:新手妈妈可能会因为育儿压力、睡眠不足、身体恢复等问题感到焦虑和无助。

3. 社会因素:缺乏家人的支持、经济压力、夫妻关系紧张等外部因素,也会增加产后抑郁的风险。

如何应对产后抑郁

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正在经历产后抑郁,以下方法可能会对你有所帮助:

1. 承认自己的感受:产后抑郁不是软弱的表现,也不是你的错。承认自己的感受是迈向康复的第一步,不要因为“别人都能做到”而否定自己的痛苦。

2. 寻求专业帮助: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并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如认知行为疗法(CBT)或药物治疗。

3. 建立支持系统:与家人、朋友分享你的感受,不要独自承受。如果你觉得难以开口,可以尝试写下你的情绪,或者加入妈妈支持小组,与其他有相似经历的妈妈进行交流。

4. 给自己一些时间:育儿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不要对自己要求过高。适当休息,给自己一些独处的时间,哪怕是短暂的散步或泡一杯茶,都能帮助你放松心情。

5.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均衡饮食,适当运动。虽然这听起来很难,但即使是一点点改变,也能对你的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

家人可以提供哪些支持

产后抑郁不是产妇一个人的事,家人的支持至关重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产妇进行支持。

1. 倾听她的感受,不要轻易评判或给出建议。

2. 主动分担育儿任务,让她有时间休息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3. 鼓励她寻求帮助,陪伴她去看医生或心理咨询师。

4. 告诉她“你已经做得很好了”,让她感受到被认可和支持。

产后抑郁是一个常被忽视和误解的问题,许多妈妈因为害怕被贴上“不合格妈妈”的标签而选择沉默。我们需要打破这种沉默,让更多人了解产后抑郁,消除对它的偏见和污名化。

最后想对每一位妈妈说:你是世界上最棒的妈妈,你的努力和付出值得被看见和赞美。无论你正在经历什么,请记住,你并不孤单,总会有人愿意倾听和帮助你。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王慧)

--> 2025-02-26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40825.html 1 走出产后抑郁的泥沼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