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周仟仟
晚报讯 今年全市民政工作有哪些安排?2月26日,全市民政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明确了新一年柳州民政部门在民生保障体系构建、养老服务质量提升、智慧民政与数智康养建设等方面如何写好“民”字。
在构建民生保障体系上,我市将通过“大数据比对+铁脚板摸排”,推动“物质救助+关爱服务”救助新模式扩围增效。助推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引导本土企业进入大健康产业“赛道”,研发生产销售老年食品、老年日化、医疗护理床、适老辅具等“柳州货”。推进全国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建设,力争2025年底实现“市县乡村”四级救助管理全域覆盖。
在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上,我市将完善老龄工作机制,组建卫生健康、乡村振兴、工业制造等7个领域银龄志愿服务团,打响柳州“银龄行动”品牌。启动两个市级老年活动中心项目建设,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60%以上。
在推动公共服务提质增效上,我市将推动柳城县殡仪馆、融安县殡仪馆项目在2025年基本建成。同时推进新时代民政服务站建设,2025年建成118个新时代民政服务站,其中打造50个示范站,为至少5万名民政对象提供关爱访视、心理健康辅导、家庭照顾支持等优质服务,提升民政基层服务能力。
在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上,我市将构建市-县-乡三级社会组织孵化培育服务平台,形成“1+N”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乡镇(街道)、村(社区)慈善工作体系,打造一批具有文旅特色的“善行龙城”系列慈善项目,培育社区慈善基金。
在智慧民政与数智康养建设上,我市将升级全市智慧民政系统,整合分散的民政业务数据,构建统一数据库,加大数据互通,促进跨部门跨层级协作;同步开发市民服务终端(在线办理救助申请等政务)和政务工作终端(数据查询与协同办公),全面提升服务效率。推进数智康养生态体系建设,构建现代康养服务新范式。探索“养老+”新模式,拓展新业态,激活康养产业创新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