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3月07日

为什么建议血常规和CRP联查

C反应蛋白(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之一,是反映体内炎症的指标,常在疾病初发时6小时至8小时升高,24小时至48小时达到高峰,升高的程度与感染或炎症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常用于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感冒通常由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引起,大多数细菌性感染会引起CRP升高,而病毒性感染CRP则多数不升高。

血常规单独检测存在的问题

白细胞是外周血的有核细胞,可通过不同方式消灭病原体与过敏原,并参加免疫反应产生抗体,抵抗病原微生物侵入,因此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常作为传统感染患者的辅助诊断指标,并广泛应用于临床。

临床学者普遍认为患者WBC总数与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淋巴细胞比例下降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反之则由病毒感染或其他因素引起,因此血常规检查十分必要。但是由于白细胞及分类参数正常范围较宽,结果变化较慢,其数值变化不能很好地反映疾病动态变化且易受很多因素(如基础疾病、生理及用药等)影响,有的疾病状态下甚至数值仍在正常范围内,因而可能影响病情的诊断和治疗,因此血常规不适合单独检测。

检测CRP的临床意义

1.CRP可用于感染的鉴别与诊断。细菌感染可引起CRP水平的显著升高,有时可达到500mg/L;而病毒感染一般不会导致CRP水平明显升高,通常不超过50mg/L,极少超过100mg/L。

2.CRP可用于评估感染或炎症的严重程度和疗效。CRP的升高程度与感染或炎症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其动态变化可反映疾病的活动性。CRP浓度超过100mg/L与严重的刺激有关,如严重创伤和严重感染(败血症)。同时,可根据CRP水平的变化监测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并调整抗炎药物剂量,如果CRP值持续升高一般证明治疗无效,应更换治疗方案;如果CRP值下降,说明抗感染有效,可适当减少抗菌药物的应用;在CRP水平降至正常时,可以考虑停止抗生素治疗。

3.CRP可用于非感染性疾病的病情评估,如CRP数值的升降与类风湿关节炎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动、疗效存在关联;恶性肿瘤活动期患者的CRP会升高,常规随访CRP可辅助评估其病情进展;急性胰腺炎的病情严重程度与CRP数值呈正相关,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RP浓度可超过200mg/L。

CRP的优势

CRP可以弥补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在病情观察中的不足,故可作为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指标之一,也可作为抗菌药物治疗效果监测和控制术后感染的应用指标,例如持续升高的CRP值一般证明治疗无效,应更换治疗方案;如果CRP值下降说明抗感染有效,可适当减少抗菌药物的应用;在CRP明显下降时,说明治疗有效。

建议血常规和CRP联查的原因

血常规和CRP联查最常用于感染性疾病的筛查。目前,临床实验室可以通过一体机同时检测血常规和CRP两个项目,除了检测便捷、快速、经济之外,还有以下优势:

1.血常规和CRP联查可以提高诊断的敏感性。虽然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计数可以提示炎症或感染的存在,但其对炎症反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有限。当机体受到细菌感染后,机体WBC及中性粒细胞会呈现明显的升高状态,但也有少部分患者在患病前期不会出现明显变化,因此单独使用血常规检查容易导致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漏诊、误诊。CRP作为一种更为敏感的炎症指标,能够在炎症初期即出现显著变化,CRP的检测有助于更早期地发现炎症反应。同时,WBC与CRP联合检测对细菌感染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其任一种单独检测。

2.血常规和CRP联查可以提高感染性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感染性疾病最常用的实验依据是血常规中WBC及其分类的结果,但WBC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日间变化、生理状况、药物治疗等,血常规和CRP联合检测可以弥补这种不足。

3.血常规和CRP联查可以更好地评估病情和疗效。WBC的变化不能很好地反映疾病的活动性,易受生理、免疫状态的影响,且在感染初期升高较慢;但CRP变化快速,在治疗有效后会迅速降低,两者联合检测可以更好地监测病情的变化。

(玉林市中医医院检验科 罗宇飞)

--> 2025-03-07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41487.html 1 为什么建议血常规和CRP联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