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3月13日

什么是婴儿肠痉挛

新手爸妈们,当可爱的宝宝突然哭闹不止,小脸憋得通红,双腿乱蹬,怎么哄都无济于事,你们是不是感到无比焦急和心疼?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婴儿肠痉挛在作祟。作为一种在婴儿期极为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肠痉挛困扰着许多宝宝和家长,因此,了解婴儿肠痉挛相关知识,能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应对,守护宝宝的健康。

一、什么是肠痉挛

婴儿肠痉挛又称婴儿肠绞痛,是婴儿期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问题之一,约20%的婴儿会遇到这一问题。其典型表现为宝宝突然剧烈哭闹、难以安抚,常伴随肢体蜷缩、面色潮红等症状。多数患儿在3月龄后症状自行缓解,1岁以后很少发作。

二、肠痉挛的典型症状

1. 剧烈哭闹:突然发作,哭声尖锐,难以安抚,每天持续3小时以上,每周≥3天,持续3周以上,多发生于傍晚或夜间。

2. 肢体动作:双腿向腹部蜷缩、握拳、面部涨红。

3. 腹部体征:腹胀、肠鸣音亢进,轻按腹部可暂时缓解。

4. 伴随表现:排气增多,可能伴随轻微吐奶或大便稀样。

婴儿发生肠痉挛时的哭闹与普通哭闹有明显区别,通常表现为:时间规律,有固定时间段(如“黄昏闹”);安抚无效,用常规方法(喂奶、换尿布、拥抱)无法缓解。

三、肠痉挛的发病原因

1. 肠道发育不完善:婴儿的肠道神经系统和肌肉发育尚未成熟,肠道蠕动容易出现不协调的情况,这可能导致肠道局部痉挛,从而引发肠痉挛。

2. 喂养不当:喂奶姿势不正确,宝宝在吃奶时容易吸入过多空气,这些空气在肠道内积聚,会引起肠道胀气,进而导致肠痉挛。另外,喂奶过于频繁,宝宝的肠胃负担过重,也可能诱发肠痉挛。

3. 食物过敏或不耐受:有些宝宝可能对母乳或配方奶中的某些成分过敏,或者存在乳糖不耐受的情况。当宝宝摄入这些不耐受或过敏的食物后,肠道会产生过敏反应,引发肠痉挛。比如,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食用普通配方奶后,就可能出现肠痉挛症状。

4. 腹部着凉:婴儿的腹部保暖非常重要,如果宝宝的腹部暴露在外,受到寒冷刺激,肠道的血管会收缩,肠道蠕动加快,也容易引发肠痉挛。

四、婴儿肠痉挛的治疗措施

1. 体位调整:喂奶后保持右侧半卧位30分钟至45分钟,促进气体排出。

2. 适宜环境:白噪音(如吹风机低频声)、襁褓包裹、“飞机抱”等可降低哭闹频率。

3. 安抚宝宝:当宝宝肠痉挛发作哭闹时,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安抚宝宝。可以将宝宝抱在怀里,轻轻摇晃,用温柔的声音和宝宝说话,或者给宝宝播放轻柔的音乐,这些方式都有助于缓解宝宝的紧张情绪,减轻疼痛。

4. 腹部按摩:家长可以将双手搓热,然后以宝宝的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宝宝的腹部。这样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气体排出,缓解肠痉挛引起的疼痛。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不要过于用力,以免伤害到宝宝。

5. 调整喂养方式:如果是喂养不当引起的肠痉挛,家长需要调整喂养方式。喂奶时要注意姿势正确,让宝宝含住整个乳头或奶嘴,避免宝宝吸入过多空气。喂奶后要及时给宝宝拍嗝,帮助排出胃内的空气。

6. 母乳喂养调整:母亲需减少摄入牛奶、豆类等易致敏食物。

7. 配方奶选择:部分水解蛋白配方或含低聚糖(FOS/GOS)的奶粉可能缓解症状。

8. 药物治疗:在症状较为严重时,医生可能会根据宝宝的情况,开具一些药物来缓解肠痉挛。比如西甲硅油,它可以改变消化道内气泡的表面张力,使气泡破裂,从而促进气体排出,减轻腹胀和肠痉挛症状;罗伊乳杆菌被证实可缩短哭闹时间,推荐剂量为10^8 CFU/天,但药物的使用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家长不要自行给宝宝用药。

大部分宝宝随着年龄的增长,肠道功能逐渐完善,肠痉挛的症状会自然消失。家长们在面对宝宝肠痉挛时,不要过于慌张,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应对方法,就能帮助宝宝缓解不适。如果宝宝的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呕吐、发热、便血等,要及时带宝宝就医,以便排除其他严重疾病的可能。

(柳州市人民医院儿科 邵臻)

--> 2025-03-13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41851.html 1 什么是婴儿肠痉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