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3月26日

如何应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病原体从呼吸道感染、侵入、传播而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流行性感冒、新型冠状病毒等感染的肺炎等等,都属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起病急,虽然大多为自限性,但是部分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可发展至重症,少数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或多脏器衰竭而死亡。重症感染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年幼儿童、孕产妇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等高危人群,亦可发生在一般人群。

一、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症状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疼痛和全身不适。患者体温可升高至39℃至40℃,伴随寒战、肌肉关节酸痛、乏力和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此外,咽喉痛、干咳、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等也是常见的表现。但也有些患者的症状可能较轻甚至没有症状。

二、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需要做什么检查

(一)病毒抗原检测:病毒抗原检测可采用胶体金法和免疫荧光法。抗原检测速度快,但敏感性低于核酸检测。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支持诊断,但阴性不能排除。

(二)病毒核酸检测:病毒核酸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很高,且能区分病毒类型和亚型。目前主要包括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快速多重PCR。荧光定量PCR法可检测呼吸道标本(鼻咽拭子、咽拭子、气管抽取物、痰)中的病毒核酸,且可区分病毒亚型。对重症患者,检测下呼吸道(痰或气管抽取物)标本更加准确。

(三)病毒培养分离:从呼吸道标本可培养分离出病毒。

(四)血清学检测:IgG抗体水平恢复期比急性期呈4倍或以上升高有回顾性诊断意义。IgM抗体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

(五)胸部CT:原发性肺炎者影像学表现为肺内斑片状、磨玻璃影、多叶段渗出性病灶;进展迅速者可发展为双肺弥漫的渗出性病变或实变,个别病例可见胸腔积液。

三、怎样预防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一)戴口罩。前往人员密集、空间密闭的场所还是建议戴口罩,尤其是身边有病例发生,或是进入医院等重点场所时应佩戴口罩。

(二)勤洗手。当双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或是在接触公共场所设施后,应该尽快洗手。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使用洗手液,配合七步洗手法进行洗手。

(三)勤通风。室内通风可以有效降低病菌在空气中的浓度,减少病菌传播的风险,特别是在人员密集的场所,如会议室、教室、餐厅等,更应该加强室内通风。

(四)适当体育锻炼。可以适当加强身体方面的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坚持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提升身体对病菌的抵抗力。

(五)合理安排作息。作息有规律,早睡早起不熬夜,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等微量元素。同时多喝热水,能有效防护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

(六)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急性呼吸道感染最有效的手段,可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推荐60岁及以上老年人、6月龄至5岁儿童、孕妇、6月龄以下儿童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慢性病患者和医护人员等重点人群,每年优先接种疫苗。

(七)药物预防。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建议对有重症高危因素的密切接触者(且未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力)进行暴露后药物预防,建议不要迟于暴露后48小时用药。

四、中医传统疗法

中医强调“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即只有保持充足的正气,体质强健,外来的病邪才难以侵害人体。在预防急性呼吸道疾病时,可以通过艾灸、养生功法训练以及食用增强免疫力的食物和药物来提高体质,保持阴阳平衡。当不幸感染时,充足的正气和健康的体质能够减轻症状,加快恢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饮食和适度锻炼,可以帮助身体保持健康的免疫系统,应对外界的病邪。

总而言之,通过以上综合措施,我们不仅可以有效预防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还能增强体质,应对各种病毒的侵袭。在夏季即将到来时,继续保持这些健康习惯,将有助于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传播风险。

(柳州市中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 蒋礼明)

--> 2025-03-26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42567.html 1 如何应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