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3月31日

治疗耳石症 摆脱“天旋地转”

耳石并非石头,它其实是一种碳酸钙结晶,正常情况下耳石位于耳内椭圆囊和球囊的耳石膜上。当人体位或头位变动时,耳石会从耳石膜上掉下来。脱落的耳石在内耳半规管的淋巴液里,会随着头部的移动而移动,从而产生眩晕的感觉,但头不动或回位后耳石又会重新沉积,此时眩晕亦会停止。

耳石症又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这是一种良性的、短暂发作的、与体位相关的眩晕。良性是指可治愈的,阵发性是指持续时间短暂,一般每次发作不超过1分钟。与体位相关主要指起床、卧床、翻身、转头等体位变化时,出现天旋地转的短暂性眩晕,严重时会出现恶心、呕吐、不敢睁眼。耳石症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通常发生在成年人,尤其是中年人和老年人,其发病率并不低,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耳石症的症状

患者通常会在特定的头部位置变动时,如躺下、坐起、翻身或迅速转头时,突然出现眩晕感,持续时间较短,多不超过1分钟。这种眩晕感往往非常强烈,让人感觉周围的物体在旋转或自己身体在旋转,从而可能导致失去平衡,严重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体验到一种漂浮感,感觉自己的身体或头部似乎不再受重力影响,有头重脚轻的感觉,就像头部被重物压着,而脚步却轻飘飘的,感觉走路时脚步不稳,容易摔倒。

耳石症的诱发因素

耳石症的诱发因素很多,包括过度劳累、熬夜、精神压力大、紧张、焦虑等精神心理因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导致的末梢循环供血障碍;因年龄增长导致的耳石器老化等。还有长期固定在一个卧位睡眠,睡眠障碍,维生素D缺乏,患骨质疏松症、偏头痛、高血脂等,都可能诱发耳石症。另外,遭受耳部外伤,患突发性耳聋、前庭神经炎、中耳炎、梅尼埃病等耳部疾病也是耳石症的诱发因素。

耳石症的治疗

1. 耳石复位。目前针对耳石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耳石复位,这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手法复位治疗是将脱落的耳石复位到它原来的位置,通常不需要借助任何仪器,操作简单,效果显著,成功率高,大部分患者基本上一次性复位后眩晕会明显消除,但还有一小部分患者需要多次复位。

2. 药物治疗。该治疗只能减轻眩晕、恶心感,但无法帮助耳石回位,如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等症状,可给予倍他司汀、银杏叶提取物缓解症状。

3. 前庭康复训练。通过体位变化中的机械力使半规管内的耳石松动和消散,同时增强前庭中枢的代偿功能,有效地改善复位后残余头晕和不稳感,减少复发。

4. 手术治疗。顽固性耳石症患者若保守治疗无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视情况可以选择手术。但手术可能遗留听力损伤等后遗症。

患者日常注意事项

1. 手法复位后3天内尽量避免患侧卧位,避免头部活动幅度太大。少部分患者出现眩晕复发,可能是耳石未能黏附而再次脱落,重新复位治疗即可。

2. 保证良好睡眠,注意规律作息,清淡饮食,忌烟酒。

3. 控制好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基础疾病。

4. 加强前庭康复训练。

预防耳石症

1.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焦虑,避免过度劳累,避免头部受到剧烈的撞击等外伤。

2. 中老年人可适当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保护耳石的稳定性。

3. 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

4. 避免长时间玩手机等不良姿势。

5. 适当运动,改善血液循环,保护耳石的稳定性。

耳石症虽然发作持续时间短,但其反复发作,也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耳石症的症状较为剧烈,但只要能及时诊断和治疗,通常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一旦在转头、仰头、低头、坐起、站起或左右翻身等体位改变时头晕和眩晕,发作的时间比较短,每天反复多次发作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准确诊断,及时进行耳石复位治疗。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尽量避免快速改变头部位置,以减少眩晕发作的可能性。

(柳州市工人医院 唐友莲)

--> 2025-03-31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42804.html 1 治疗耳石症 摆脱“天旋地转”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