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罗妙
4月1日,柳州烈士陵园内,松柏静穆挺立。刘世廷烈士墓前,4名亲属肃立默哀。这场阔别20余年的“重逢”,弥补了“失散”已久的遗憾。
当天上午,刘世廷烈士的侄孙,44岁的刘昌雄和42岁的刘昌喜带着两个孩子专程从荔浦市南雄村料村屯赶来。“阿爹,我们来看您了。”在刘世廷烈士墓碑前,刘昌雄轻轻抚摸着冰凉的碑石,深情地呼唤。
墓碑上清晰地刻着刘世廷烈士的生平,“刘世廷:原广西省荔浦县莫南乡南雄村人,一九四七年二月莱芜解放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刘昌雄说,刘世廷是他祖父的弟弟,在其家乡叔公被称为“阿爹”。听长辈们讲述,刘世廷是在战争中中枪牺牲的。在刘昌雄模糊的儿时记忆里,他曾跟随长辈前往我市龙潭公园附近的墓地为刘世廷烈士扫墓。
“当时我的姑婆一边摆放供品,一边默默流泪。”回忆起扫墓的场景,刘昌雄的声音低沉下来。此前,他的姑婆为了刘世廷烈士选择定居柳州,并坚持每年祭扫。
20多年前,无儿无女的姑婆离世后,因刘世廷烈士原来的墓地被迁移,家中失去了烈士新安葬地的信息。直到去年春天,“为烈士寻亲”志愿者团队与南雄村村委联系,告知刘世廷烈士已被妥善迁葬至柳州烈士陵园,还发来了具体位置和墓碑照片。
今年,刘昌雄、刘昌喜决定带着孩子来到柳州烈士陵园,完成这场迟来的祭扫。当天,刘昌喜的女儿、13岁的刘羽宣认真地擦拭着曾叔公的墓碑,动作格外轻柔,她说:“以前在课本里知道烈士是英雄,没想到我们家族就有这样的英雄。”刘昌喜用手机拍下墓碑,“回家时给长辈们看看,也希望后代记住,这里长眠着我们的亲人,更是国家的英雄。”
这场时隔20余年的祭扫,不仅是烈士与后辈的“重逢”,更折射出烈属共同的期盼——让烈士不再孤单,让英雄的事迹与精神被永远铭记。
记者从市烈士陵园管理中心了解到,目前园内安葬的465名烈士中,仍有162名无名英烈,尚未联系到亲属的烈士还有18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