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4月04日

胃反酸烧心 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

80后市民小李爱喝咖啡,长期保持每日喝两三杯咖啡的习惯,还有饱餐后很快躺平睡觉的行为。3个月前,小李开始反复出现胃反酸、烧心的症状,近一周症状加重,烧心频率增加,夜间因反流呛咳惊醒,伴吞咽时胸骨后疼痛、口苦等症状。小李到医院就诊,经胃镜等多项检查,被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

什么是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是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内引起的一系列不适症状的疾病。如果食管黏膜没有明显受损,称为非糜烂性反流病;如果食管黏膜出现糜烂、溃疡,则被称为反流性食管炎。

如今许多人的饮食结构不恰当,肥胖人群逐年增多,胃食管反流病已成为常见病。该病在男女性之间的发病率没有明显差距,并且年龄越大,越容易发病。调查显示,我国每周至少发作1次胃食管反流病症状的人群占1.9%至7.0%,并且这一数据处于逐年上升的情况。

为什么胃内容物会反流

胃食管反流病的核心问题是胃内容物异常反流,主要与以下机制相关:

1. 抗反流屏障功能减弱:食管有一个防反流的“阀门”,称为食管下括约肌,这是一个单向阀门,可以阻止胃内容物反流进食管,是一道防反流的屏障。如果食管下括约肌松弛或压力降低,就无法有效阻止胃酸反流。解剖结构异常(如食管裂孔疝、阀门失效,贲门失弛缓症术后)或服用某些药物(如降压药、镇静剂)可能诱发此问题。

2. 食管清除能力下降:食管蠕动减弱,无法及时清除反流物,导致酸性物质长时间刺激黏膜,干燥综合征、长期吸烟、饮酒、刺激性食物或某些药物都会导致食管功能的降低。

3. 胃排空延迟:胃肠动力不足或幽门梗阻使胃内容物滞留,增加反流概率。

4. 其他诱因:妊娠、肥胖、便秘、呕吐、长期胃内压升高、高脂肪等情况下,以及常吃巧克力、喝咖啡或负重劳动时,都会使食管下括约肌结构受损或功能障碍。

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

1. 胃反酸与烧心:胃内容物反流至口腔或咽部,伴酸味;胸骨后烧灼感,餐后或平躺时加重。

2. 胸痛:类似心绞痛,多位于胸骨后,可放射至肩颈部。

3. 吞咽困难:早期因食管痉挛呈间歇性,后期可能因食管狭窄发展为持续性。

4. 咽喉不适(异物感、声音嘶哑)、慢性咳嗽、哮喘,甚至吸入性肺炎,这些食管外症状常被误诊,易被误诊为呼吸系统疾病。

确诊需结合症状、内镜检查及24小时食管pH监测。若长期未规范治疗,可能导致食管病变,如癌前病变、食管狭窄或溃疡。反流物刺激呼吸道引发哮喘,或增加食管腺癌风险。

治疗策略

治疗目标为缓解症状、促进黏膜愈合并预防复发。

1. 调整生活方式。避免饱餐、睡前进食,减少高脂食物、辛辣食物、咖啡因摄入,控制体重,戒烟戒酒。抬高床头15厘米至20厘米。

2. 药物治疗。(1)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为首选抑酸药物,疗程通常为4周至8周。雷贝拉唑抑酸效果强且起效快,适合需快速缓解者。(2)促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可加速胃排空,减少反流。(3)黏膜保护剂:如胶体果胶铋,保护受损黏膜。

3. 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无效、合并食管裂孔疝等症状的患者,常用术式为胃底折叠术,通过微创修复抗反流屏障。

4. 心理干预。焦虑心情或压力过大可加重症状,合理服用抗焦虑药物可通过调节情绪间接改善反流。

预防措施

1. 肥胖人群会出现腹压增大,进而形成反流。要避免高脂饮食,避免过度肥胖,减轻体重。

2. 减少食用巧克力、咖啡等食物,避免长期大量食用辣椒、花椒、浓茶等。

3. 避免长期处于腹压增加状态,如穿紧身衣、束紧腰带,避免餐后立即弯腰、卧床休息以及长期负重劳动等。

4. 少食多餐,注意饮食结构,清淡饮食,戒烟戒酒,睡前不进食,保持心理健康。

胃食管反流病虽常见,但不可轻视。若频繁出现胃反酸、烧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并发症发生。“三分靠药,七分靠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是防治的关键。

(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消化内科 赖翠芳)

--> 2025-04-04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43060.html 1 胃反酸烧心 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