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4月05日

警惕“沉默的杀手”——慢阻肺

有一种疾病,它既不像癌症、心肌梗死、中风那样突然暴发,也不像高血压、糖尿病那样广为人知,但它却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位居我国单病种死亡率第三位。它就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在我国,慢阻肺群体非常庞大,接近1亿人。可能是由于我国吸烟或被动吸烟群体量较大,2024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正式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作为慢性病患者健康服务内容。世界卫生组织还将每年11月第3周的周三定为世界慢阻肺日。

一、什么是慢阻肺

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可治疗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以肺功能检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发病缓慢,病程较长。其主要症状有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食欲减退等。

很多患者在发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或者只有轻微症状,特别是年纪大的患者,误以为活动后呼吸困难是年纪大了自然退化的一种表现,没有意识到可能是慢阻肺;而一旦出现明显症状的时候,往往肺功能比正常人降低了40%以上。因此慢阻肺的早防、早筛、早诊、早治尤为重要,只要及时发现、干预,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减少发作,同时预防其转为重症或者并发症的发生。

二、哪些人容易患慢阻肺

1. 吸烟人群:吸烟是导致慢阻肺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发现,吸烟行为与慢阻肺发病呈正相关,吸烟量越大、烟龄越长、开始吸烟年龄越早,慢阻肺患病风险就越高。而长期暴露于被动吸烟(亦称二手烟)环境中的人群,慢阻肺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加。

2. 长期接触燃料烟雾及职业性粉尘人群:柴草、煤炭等燃料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大量的有害成分如碳氧化物、硫氧化物等,可刺激呼吸道发生炎症反应;长期大量吸入厨房烟雾,可能是不吸烟女性发生慢阻肺的重要原因;职业环境接触的刺激性物质、有机粉尘(如煤尘、棉尘等)及过敏原等的浓度过大或接触时间过久,亦可导致慢阻肺的发生。

3. 哮喘或反复呼吸道感染人群:反复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儿童或婴幼儿期,是慢阻肺发病的另一个高发人群。

三、如何诊断慢阻肺

对于有慢性咳嗽或咳痰、气喘或呼吸困难、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史和(或)有慢阻肺危险因素暴露史的患者,应该考虑有慢阻肺的可能性;慢阻肺的诊断主要依据危险因素暴露史、症状、体征及肺功能检查等临床资料综合分析确定。

其中,肺功能检查是慢阻肺诊断的金标准,也是慢阻肺的严重程度评价、疾病进展监测、预后及治疗反应评估中最常用的指标。肺功能检查表现为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即明确存在持续的气流受限,是确诊慢阻肺的必备条件。同时,胸部CT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等辅助检查,有助于对慢阻肺及其并发症的诊断。

慢阻肺在症状表现上没有特异性,与很多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症状类似,尤其是症状不明显或症状隐匿的患者,多数人未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因此,定期进行相关的医学检查,对慢阻肺诊断很重要。

四、科学预防慢阻肺

针对慢阻肺的预防,戒烟是最简单有效的手段,也是治疗慢阻肺的重要措施。

做好室内外空气污染防护,提倡厨房通风改造和炉灶改造,雾霾天气尽量减少外出或佩戴口罩。加强职业防护,改善室内通风,减少职业环境中粉尘或有害气体、重金属颗粒暴露。

此外,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同样可以增强自身抵抗力,锻炼肺部功能。

早筛早诊早治是慢阻肺防治的一个基础,而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一个重要的检查手段,也是了解肺功能最直接的手段。对于吸烟及被动吸烟人群、有慢阻肺家族史、反复咳嗽、咳痰或经常油烟暴露、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中工作等具有高危发病因素人群及4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做肺功能检测、及时筛查。需要注意的是,预防婴幼儿和儿童期的呼吸道感染,减轻支气管-肺发育阶段的异常损伤,还可以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及肺炎疫苗。

慢阻肺可防可控,一旦确诊慢阻肺,要及时、规范地干预治疗,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氧疗、呼吸康复训练和中医药治疗、手术治疗等措施,可以缓解症状、提升运动耐力、改善生活质量。只要坚持采用合理的综合干预措施,就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柳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科 周乐园)

--> 2025-04-05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43119.html 1 警惕“沉默的杀手”——慢阻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