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呼吸道疾病高发期,流感、支原体肺炎和新冠病毒感染是较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这3种疾病在症状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但它们的病因、传播方式和诊断方法各不相同。了解这些疾病的区别,有助于及早识别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症状区别
从症状上看,流感起病较快,患者通常会出现39℃至40℃的高热,伴随肌肉酸痛、头痛、乏力等明显的全身症状,咽痛、流涕和鼻塞等呼吸道症状较轻。另一方面,流感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并加重慢性基础疾病。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表现较为多样,大多数患者仅表现为低热和疲乏,但部分患者可突然高热,并伴有明显的头痛、肌肉酸痛和恶心。呼吸道症状方面,干咳尤为突出,常持续4周以上,并可能伴有咽痛、胸痛,甚至痰中带血。
新冠病毒感染的主要症状包括咽干、咽痛、咳嗽和发热,发热通常为中低热,热程一般不超过3天。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肌肉酸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腹泻或结膜炎等症状。极少数病情加重的患者可能出现肺炎相关表现。
感染病原菌区别
从病原体角度来看,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主要包括甲型H1N1、H3N2亚型及乙型Victoria系、Yamagata系。肺炎支原体感染则由肺炎支原体引起,这是一种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微生物,主要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支气管炎。新冠病毒感染的病原体则是新型冠状病毒,目前全球流行的毒株基本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以XBB亚分支为主。
传播途径区别
流感和新冠病毒感染主要通过飞沫、气溶胶和密切接触传播,而肺炎支原体感染则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尽管传播途径存在相似性,但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的传染性更强,因此防护措施尤为重要。
此外,发病季节也有所不同。流感主要在每年10月下旬到次年3月中上旬流行;而支原体肺炎全年均可发生,但秋冬季节较为高发,通常每4年至7年出现一次大流行,每2年至3年出现小流行;新冠病毒感染全年均有流行趋势。
易感染人群区别
这3种疾病都具有较强的普遍感染性。流感可感染所有人群;肺炎支原体感染更常见于5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新冠病毒感染对老年人及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危害更大,重症率和病死率较高,因此建议此类人群优先接种疫苗,以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
诊断检查区别
1.流感
一般外周血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CRP可升高,PCT多正常。流感诊断首选上呼吸道鼻咽样本进行RT-PCR检测流感病毒核酸。以下检测方法多见:
(1)病毒抗原检测:抗原检测速度快,但敏感性低于核酸检测。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支持诊断,但阴性不能排除流感。
(2)病毒核酸检测:病毒核酸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很高,且能区分病毒类型和亚型。可检测呼吸道标本 (鼻咽拭子、咽拭子、气管抽取物、痰)中的流感病毒核酸,且可区分流感病毒亚型。对重症患者,检测下呼吸道(痰或气管抽取物)标本更加准确。
(3)病毒培养分离:从呼吸道标本培养可培养分离出流感病毒。
2.肺炎支原体感染
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一般正常,少数患者可升高,CRP可升高,PCT一般正常。
(1)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是目前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主要手段,肺炎支原体特异性 IgG和IgM,其中特异性IgM在感染后第一周即可出现,在感染后三周达到高峰,对早期诊断更有价值,但部分反复发生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成年患者,特异性IgM可能持续阴性。特异性1gM阳性,也可作为诊断肺炎支原体近期感染或急性感染的依据。
(2)肺炎支原体核酸检测:具有快速、简便、敏感度高的特点,但感染后肺炎支原体的持续存在、无症状的肺炎支原体携带都可能造成假阳性。
3.新冠病毒感染
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支持诊断,但阴性不能排除;新冠核酸检测阳性可确诊。或病毒培养分离,即从呼吸道标本、粪便标本等可分离、培养获得新冠病毒。
(柳州市中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 蒋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