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4月08日

4年级孩子花数千元购买游戏卡片

家长知道后心急要求退款 律师指出店家和家长都有过错

该文具店出售的各类卡包。

○○全媒体记者 杨好好

近日,市民陈女士向“柳报维权哥”(微信号:lzwbwq)反映,她的女儿小莲(化名)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拿了5000元压岁钱去买“小马宝莉”卡,孩子爸爸知道后找到店家,却只拿回1000元退款。接报后记者到现场了解,店家却表示事实并非如陈女士所说。

小孩不到10天花费千元购买卡片

“每周我都给女儿一些零花钱。”陈女士说,2024年12月开始,小莲在一家文具店偶尔花2元至10元购买那种卡片,“起初她只带一两张卡回家,我觉得女儿喜欢这个东西,就没有过多干预。”

今年过年期间,小莲收到了不少现金红包,由陈女士保管,放在家中的抽屉里。令陈女士没想到的是,大年初七至正月十五期间,小莲从抽屉里拿现金去购买“小马宝莉”卡包,“我原先并不知道,后来粗略计算,她一共花了大约5000元。”

“女儿告诉我,卡包里有珍贵卡片,可以委托店家代卖给他人,以此赚差价。”陈女士怀疑,店家以此诱导小莲购买游戏卡片。

陈女士表示,店内张贴有卡游消费提示,上面写有“8周岁及以上未成年人购买随机抽取形式的商品,需取得监护人同意或有监护人陪同”,但女儿在购买时,并没有大人陪同。

店家反称监护人也有过错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鱼峰区华园路的那家涉事文具店了解情况。

“事实上,小莲只在店内消费了2000多元,并非陈女士所说的5000多元。”该店店主刘先生说,小莲与其儿子是某小学4年级同班同学,经常在放学后一起到店内玩耍。由于双方家长相互认识,并且此前陈女士曾允许小莲购买“小马宝莉”卡片,故而小莲的后续消费,刘先生都以为是经过陈女士允许的。

“明明知道小孩有经常购买这类卡片的行为,作为家长应管理好家中的现金,因此,我认为陈女士也存在过错。”刘先生表示,有些小孩经常来店里购买卡包,他通常都会问一句:“你用这笔钱买卡包,你家里人知道吗?”

刘先生还说,珍贵的卡片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此前他曾帮小莲代卖过一张珍贵卡片,获得520元,在小莲的父亲找来协商退款时,刘先生已转账给对方。

记者还了解到,3月21日,陈女士的丈夫与麒麟街道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一同到店内沟通退款事宜。刘先生说,卡包已经打开无法二次售卖,但他当时表示愿意扣除一定的费用后退还剩余钱款,双方经协调,刘先生将1000元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支付给小莲的父亲。

对这一处理结果,陈女士并不满意,并表示将通过其他方式继续维权。

当天,记者也联系到小莲的班主任王老师。王老师表示,对于压岁钱、零花钱的合理使用,学校和班里已多次开展过主题班会,本次事件发生后,她也教育、开导了小莲,下一步她将持续加强家校沟通,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商家、监护人都存在过错

广西康盟律师事务所律师韦维认为,10岁左右的未成年人累计消费达到千元,且消费的是价格较低的游戏卡片,因此,可以初步判断这已经超出理性消费的范围。

这种情况下,商家没有予以制止,那么也应该获得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追认。而法定代理人不追认,那么就可以认定这样的消费行为是无效的,法定代理人可以要求商家退款。

未成年人为什么会获得那么多的现金?是不是家长疏于对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从本案看,监护人也存在一定过错,意味着家长也要承担相应的一部分损失。

--> 2025-04-08 家长知道后心急要求退款 律师指出店家和家长都有过错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43260.html 1 4年级孩子花数千元购买游戏卡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