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4月09日

一双巧手 别样快乐

——利民社区77岁居民韦忠豪用废弃材料进行木工创作的故事

韦忠豪展示他做的木版画。

韦忠豪运用废弃材料制作的家具。

○○全媒体见习记者 吴倩雯

在柳南区南站街道利民社区,有一位77岁的老人,他用一双巧手和一腔热情,书写着一段别样的木工创作故事。他就是韦忠豪,一位给废弃材料赋予新生命的能工巧匠。

踏入韦忠豪的家,目之所及都是他亲手雕琢的木质物件。从矮矮胖胖、稳稳当当的小板凳,到有序收纳、摆满杂物的柜子,这些家具周身不见精致繁复的雕花,但每一处木纹都透露出生活的温度。

客厅显眼处,摆放着一个造型独特的木质车载音响,看似普通,实则“暗藏玄机”。轻轻按下按钮,音响便能接收各个频道的声音;而当放入磁带时,伴随着“嘎吱”一声轻微响动,复古的旋律流淌而出,仿佛将人拉回旧日时光。“以前我在柳铁中心医院当急救司机,就想着给自己做个音响。”韦忠豪笑着说,退休后终于自己动手实现了这个愿望。

韦忠豪与木工的缘分,要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那时,他工作之余最爱往单位木工房跑,看木工师傅们将一块块木材打造成漂亮又实用的物件。“当时觉得太有意思了,特别想学,就厚着脸皮在师傅旁边‘偷师’,用些边角料自己琢磨。”韦忠豪说,从拼接一块小木板,到打磨一个小摆件,他一点点摸索,逐渐掌握了木工的基础技巧,木工这颗种子也在心底扎了根。

退休后的韦忠豪,全身心扎进了木工的广阔天地。与旁人不同,他好似拥有一双能洞察“宝藏”的慧眼,那些被丢弃的材料,在他眼中皆是珍宝。“这个时钟,外壳原是别人扔掉的冰柜柜门,我把它拉回来进行改造;机芯也是老古董,拼拼凑凑就成了。”他拿起一个时钟展示着。装修剩下的零碎木板、隔壁午托班换下来的旧木床,在他手里都能“重获新生”。

家中的墙壁上,挂着不少韦忠豪创作的木版画,为这个温馨的家增添了几分艺术气息。他将废弃木板切割,雕刻成象征长寿的仙鹤、寓意春天的鲜花、奔跑的骏马、成对的鸳鸯等。“这三只梅花鹿,一大两小,就像我们一家三口。”在他眼中,这些木版画不仅是作品,更是生活的记录。一旦脑海中闪过灵感,他便拿起工具,为木版画添上新内容,让这些画作不断承载更多回忆与情感。

“儿子家里的饭桌、凳子还有木床,都是他亲手做的。虽说漆工和画工比不上专业的,可全是他的心意。”韦忠豪的妻子柯月英言语间满是对丈夫的支持与赞赏。在妻子的鼓励下,韦忠豪愈发沉浸在木工创作中。他不仅自得其乐,还将这份快乐传递给周围邻里。附近午托班常把换下来的木床送给韦忠豪当材料,作为回赠,韦忠豪也常帮他们修理器械、家具。遇到家里有孩子的邻居,他就送上自己做的小木凳,这些带着温度的小物件,深受大家喜爱。

每天摆弄木材、制作物件,已然成了韦忠豪生活的一部分。他在平凡的日子里,凭借着对木工的热爱,坚守着这份简单的快乐,也用自己的双手,为生活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 2025-04-09 ——利民社区77岁居民韦忠豪用废弃材料进行木工创作的故事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43330.html 1 一双巧手 别样快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