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张女士发现7岁的女儿出现了胸部逐渐隆起的情况,女儿也表示时常感到胸部胀痛。这让张女士很担忧:女儿是不是性早熟了?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上,家长都期盼着他们能健康、快乐地长大,如同花朵在适宜的季节里绽放出最美的姿态。然而,有时“花儿”却过早地开放,这是需要警惕的。
临床上,儿童性早熟主要表现为女童在7岁半前、男童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女童主要表现为乳房发育或10岁前月经初潮,男童主要表现为睾丸增大。这是一种生长发育异常,可能受环境、遗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女性多见,其发生率约是男性的5倍至10倍。
儿童性早熟的不良影响
1.影响孩子的身高。性早熟的孩子往往在短期内身高增长迅速,但由于骨骺提前闭合,生长周期缩短,最终成年后的身高通常低于同龄人。简单地说,原本可以长成参天大树的树苗,却因为过早地发力而无法达到应有的高度。
2.孩子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当孩子因身体过早发育,发现自己与同龄人身体状态不同时,可能会产生焦虑、自卑,甚至恐惧等心理。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特殊”,难以融入集体,从而出现社交退缩,并对自我形象和自尊产生负面情绪。
另一方面,性早熟可能会使孩子对性产生过早的好奇和冲动,如果未及时发现,或缺乏正确的引导教育,容易导致早恋、性行为提前等问题,影响孩子的学习以及身心健康。
如何识别诊断性早熟
1.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询问情况,测量孩子的身高、体重等指标,检查第二性征的发育,进行性发育分级评估。
2.影像学检查。拍摄骨龄片,明确“骨头的年龄”,判断是否明显超出实际年龄;女孩经腹部做子宫附件超声、男孩做睾丸超声,以明确发育情况;必要时进行头颅及垂体磁共振成像,排除中枢性性早熟的可能。
3.实验室检查。包括性激素水平测定、甲状腺功能检查以及基因检测等,必要时进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刺激试验,以判断是否为中枢性性早熟。
导致性早熟的原因
1.中枢性性早熟
中枢性性早熟是导致女孩性早熟的主要病因之一。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提前启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导致性腺发育并分泌激素,使内、外生殖器发育和第二性征呈现,可导致患儿生长潜能受损及心理健康受影响。
2.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是一组常染色体隐形遗传性疾病,由于类固醇合成酶缺陷,肾上腺皮质多种类固醇激素合成不足,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上升,肾上腺皮质增生,前体物质堆积而导致皮质激素缺乏及激发高雄激素等症候群,临床上也可表现为性早熟。
3.中枢神经系统异常
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下丘脑错构瘤病及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肿瘤或其他占位性病变,可导致或并发中枢性性早熟。
4.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甲状腺激素不足会阻碍神经系统、骨骼等组织的生长和发育,导致生长受限。甲状腺功能减低,会负反馈致下丘脑激素分泌的增加,从而出现性早熟的临床表现。
性早熟的治疗方法
出现性早熟后,建议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首先需要鉴别是真性性早熟还是假性性早熟,需要完善如垂体磁共振、肾上腺相关检查、骨龄、性激素等辅助检查,明确导致性早熟的病因,针对引起性早熟的病因给予对应的、有效的治疗。
如果确诊中枢性性早熟,可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进行治疗,用药需遵循个体化原则,有严格的用药指导,需严格评估患儿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后期需按时定期随访。
如何预防性早熟
1.定期监测身高、体重及发育情况,必要时监测骨龄,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如果孩子10岁以前身高突增或发育提前,均需要警惕性早熟,建议尽早前往正规医院诊治。
2.控制体重,注意饮食,如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不盲目进补等。
3.避免外源性的激素摄入,如使用不合格的面霜、成人用含激素的药物等。
4.避免接收成人影视信息,如某些有年龄等级划分的电视剧或网络信息等。
(柳州市人民医院儿科 罗国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