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健康状况时刻牵动着家长的心。在新生儿护理阶段,黄疸是一个颇为常见的现象。当黄疸情况较为严重时,新生儿蓝光治疗就成为一项关键的干预措施。现在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新生儿蓝光治疗。
一、蓝光治疗的原理
蓝光是一种蓝色的光照,与普通日光灯的颜色和波长不同,它的波长处于425~475nm(纳米)之间,恰好契合胆红素吸收光谱的峰值范围。当新生儿体内的胆红素水平升高时,胆红素具有吸收特定波长光线的特性,能通过皮肤浅层组织里的胆红素迅速吸收蓝光能量,进而发生光异构化反应,分解成水溶性衍生物。这种水溶性衍生物无须经过肝脏复杂的代谢过程,就能直接通过大便和尿液排出体外,从而有效降低体内胆红素水平,显著减轻黄疸症状。这就是蓝光治疗的原理。
二、蓝光治疗适用的病症
1.生理性黄疸
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会出现生理性黄疸,正常情况下,1~2周内便会自然消退。但部分新生儿出生后黄疸进展较快,胆红素水平上升明显,医生评估后,认为虽属生理性黄疸,但为避免胆红素水平过高引发风险,决定采用蓝光治疗。通过蓝光治疗,胆红素水平逐渐下降,黄疸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患儿顺利康复。
2.病理性黄疸
若新生儿黄疸出现过早,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已显现;或者黄疸程度较重,胆红素数值远超正常范围;或者持续时间较长,超过正常消退时间;抑或是消退后又再次出现,这些往往都提示为病理性黄疸。常见病因包含新生儿溶血病、感染、先天性胆道闭锁等。蓝光治疗成为治疗黄疸的重要手段,在降低胆红素水平的同时,为后续针对病因的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
三、蓝光治疗的过程
1.治疗前准备
在开展蓝光治疗前,医护人员会对新生儿进行全方位评估。一方面,精确测量胆红素水平,了解黄疸的严重程度;另一方面,给新生儿宝宝沐浴后,身上禁止涂抹任何护肤用品,并仔细检查身体状况,确保新生儿无其他不适。同时,为了保护新生儿的眼睛和生殖器官,会给宝宝戴上特制的蓝光眼罩、穿上纸尿裤,蓝光眼罩需紧密贴合眼睛,确保完全覆盖,防止蓝光对视网膜造成损伤;纸尿裤则要根据宝宝的体型选择合适的尺寸,避免尿液外漏;最后,戴好手套和脚套。医护人员还会依据宝宝的具体情况,精心调整蓝光治疗仪的参数,包括光照强度、照射时间等。
2.蓝光治疗过程中的护理
蓝光治疗中,医护人员会严密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将新生儿放置在蓝光治疗箱内,根据患儿体温动态调整合适的箱温和湿度,为宝宝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新生儿需裸露身体,尽可能让更多皮肤暴露在蓝光下,以提升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定时检查宝宝的皮肤状况、眼罩和纸尿裤松脱情况。由于蓝光照射会使宝宝体内的水分流失,医生会根据宝宝的情况适当增加喂奶次数或补充液体,确保宝宝体内水分平衡。
3.蓝光治疗后的护理
蓝光治疗结束后,医护人员会再次监测新生儿的胆红素水平,评估治疗效果。医护人员会仔细检查宝宝的眼睛和生殖器官周围皮肤有无异常,取下眼罩和纸尿裤后为宝宝清洁身体,换上干净衣物。24小时内需要持续关注宝宝的黄疸情况,防止反弹,如有需要的话会再次进行蓝光治疗或进一步检查。
四、蓝光治疗的并发症及注意事项
治疗中,宝宝可能会有并发症出现,如轻度皮肤发红、发热、干燥、皮疹、腹泻等情况。随着蓝光治疗结束,这些并发症也会慢慢消失,家长无须太担忧及顾虑。医护人员也会密切监测新生儿宝宝的各项指标,观察黄疸的消退情况。
宝宝照完蓝光回家后,要给宝宝多喂水,一方面补充体液,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促进正常排尿,加快胆红素的排泄。此外,宝宝照完蓝光后一般都比较疲乏,要注意让宝宝多休息,保证睡眠时间充足,有利于宝宝体能恢复。
当前,新生儿蓝光治疗被公认为一种安全且高效的治疗黄疸的手段。当然,在治疗过程中,不仅需要医护人员的细致操作,同时也离不开家长的紧密配合。掌握这些关键信息,将有助于家长更加从容地陪伴宝宝度过治疗阶段,确保宝宝健康茁壮成长。
(柳州市人民医院儿科 涂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