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4月22日

了解轮状病毒 避免引发感染

作为全球婴幼儿腹泻的主要“隐形杀手”,轮状病毒影响广泛,全球95%的儿童在5岁前均会感染此病毒。每年约有21.5万儿童因感染轮状病毒而死亡,其中90%的病例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即便在卫生条件较为完善的地区,其传播能力依然惊人——1克患儿粪便中可含有高达1000亿个病毒颗粒,而仅需10个病毒颗粒便足以引发感染。

一、何为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RNA病毒,因其电镜下呈现独特的车轮状结构而得名。轮状病毒可以在常温物体表面存活10天以上,耐胃酸,普通酒精消毒无效。轮状病毒分为A-G共7个群,其中A群是婴幼儿重症腹泻的主要病原,温带地区秋冬季高发(11月至次年3月),热带地区全年流行。

二、传播途径

1.粪-口传播:接触被污染的玩具、门把手后未洗手进食;

2.呼吸道传播:吸入含有病毒的气溶胶(咳嗽/喷嚏产生);

3.水源污染:在发展中国家,水源性传播占感染总数的40%。

三、症状表现

感染轮状病毒后,通常有1-3天的潜伏期。随后,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症状。最典型的就是腹泻,大便多为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每天可达数次甚至数10次。同时,还常伴有呕吐症状,一般在发病初期较为频繁,严重影响患者的进食和营养摄入。此外,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体温一般在38℃-39℃,少数患者体温可能更高。部分患儿还可能出现咳嗽、流涕等类似感冒的症状。由于频繁的腹泻和呕吐,患者容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并发症,这对婴幼儿的健康危害极大,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

四、预防措施

预防轮状病毒感染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是预防轮状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措施。目前,市场上有多种轮状病毒疫苗可供选择,如五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单价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等。建议家长在宝宝合适的年龄,按照疫苗接种程序及时带宝宝接种疫苗,以降低感染风险。

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是预防轮状病毒感染的重要环节。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都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洗手,揉搓双手的时间不少于20秒,确保双手的每个部位都能得到清洁。同时,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意将手放入口中。

3.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物,饮用水要经过煮沸处理,确保安全。鼓励和坚持母乳喂养。对于婴幼儿的奶瓶、餐具等,要定期进行高温消毒,每次使用后及时清洗干净,避免残留的食物滋生细菌和病毒。此外,在购买食物时,要选择新鲜、卫生的食材,避免购买来源不明或变质的食物。

4.加强环境卫生:保持家庭环境的清洁和通风,定期对地面、家具、玩具等进行清洁和消毒。在轮状病毒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带孩子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必须前往,要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等。对于幼儿园、托儿所等集体场所,更要加强卫生管理,定期对教室、寝室、玩具等进行消毒,做好晨午检工作,及时发现和隔离患病儿童,防止病毒的传播和扩散。

五、常见认知误区

误区1:“接种疫苗后就不会感染”

真相:疫苗预防重症有效率>90%,但仍有轻度感染可能。

误区2:“腹泻就要禁食”

真相:继续喂养可促进肠黏膜修复,禁食反而加重脱水。

误区3:“便血就是细菌感染”

真相:轮状病毒重症感染也可导致肠黏膜脱落出血。

六、全球防控新进展

1.新型疫苗研发:正在临床试验的RV3-BB疫苗,可在新生儿期接种,突破现有接种时间窗限制;

2.治疗性抗体:单克隆抗体RV521进入Ⅱ期试验,可直接中和病毒;

3.环境消杀技术:二氧化氯缓释凝胶可将物体表面病毒灭活率提升至99.99%。

轮状病毒虽凶险,但通过疫苗防护、科学护理和及时医疗干预,完全可将其威胁降至最低。全球实施轮状病毒疫苗接种15年来,5岁以下儿童腹泻死亡率已下降46%。记住预防胜于治疗,当宝宝出现“呕吐-发热-水样便”三联征时,及时补液比急于止泻更重要。用知识武装自己,为孩子筑起健康长城。

(柳州市人民医院儿科 邵臻)

--> 2025-04-22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44082.html 1 了解轮状病毒 避免引发感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