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腭裂宝宝由于特殊的解剖结构,唇部裂开、口鼻腔相通,口腔内不能或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密闭结构,因而无法形成有效吸吮所必需的负压环境,导致吸吮等功能出现障碍,或使乳汁从鼻孔溢出,影响了患儿的营养吸收以及健康成长。
喂养难点
唇腭裂患儿喂养困难的原因,首先在于患儿的唇部或腭部裂开,口腔与鼻腔相通,口腔不能形成密闭空间而无法产生有效吸吮所需的负压,随之出现吸食费力、吸食量少、喂奶时间延长等问题。其次,由于患儿的腭部裂开,肌肉重新分布附着,使得部分肌肉过度发育或发育不足,导致肌张力改变,引起舌后缩,在吸奶时不能有效包裹奶嘴而出现吸吮困难。最后,腭裂患儿缺乏将食物或液体保持于鼻腔之外的能力,所以特别容易发生呛咳。
喂养方式
唇腭裂宝宝的喂养方式主要有母乳喂养、奶瓶喂养和滴管喂养。
1.单侧不完全性唇裂以及合并牙槽突裂宝宝的喂养方式
一般情况下,单侧不完全性唇裂以及合并牙槽突裂的宝宝有正常的吸吮功能,不影响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时应注意体位,妈妈可取坐位,哺乳一侧的脚稍垫高些,斜抱宝宝角度呈45度;宝宝的头靠在妈妈的前臂,脸侧向妈妈胸部,这样使宝宝的嘴与妈妈的乳头在同一水平位置上,宝宝容易咬住乳头。
妈妈用对侧的手指托起乳房送入宝宝口内,切忌平卧喂奶,以免引起宝宝呛咳和逆行性中耳炎。如果宝宝失去部分吸吮力,吸奶时妈妈可用手指堵住唇裂处,帮助唇部闭合,使宝宝顺利吸吮。哺乳后应将宝宝轻轻抱起,头靠在妈妈的一侧肩部,背向外,轻拍宝宝背部,使哺乳时吞入的空气排出,防止平躺后溢乳。
溢乳在普通的婴儿中虽也常见,但由于唇腭裂宝宝吸乳时会吞入大量的空气,因此家长更应注意,小心乳汁从宝宝鼻子中反流。如出现这种现象,应停止喂哺,将宝宝置于前倾位,便于清除鼻子和口内的乳汁,防止呛咳、引起吸入性肺炎等,休息一会儿后再重新喂哺。
2.双侧唇裂或唇腭混合裂宝宝的喂养方式
对于双侧唇裂或唇腭混合裂等畸形程度严重、不能正常吸奶的宝宝,母乳喂养困难较大,妈妈可用手法或吸奶器将乳汁吸出,再用奶瓶喂给宝宝,也可选择用奶瓶喂食奶粉。
奶瓶应选择可以挤压的奶瓶,最好选用带有排气孔和节流器的唇腭裂专用奶瓶;奶嘴选择质地柔软的乳胶。唇腭裂专用奶瓶的奶嘴上方有加厚设计,在口内可以直接挡住腭裂裂隙;奶嘴上方有排气孔,可以在吸吮时防止奶嘴塌陷,使奶汁顺畅流动;奶瓶内有节流器,在吸奶时可以防止奶液回流,只需用舌头轻轻压住奶嘴,奶液就会流出。对于吸吮能力较弱的患儿,柔软的瓶身便于挤压,可以帮助腭裂患儿使用。
根据唇腭裂畸形程度的不同,奶瓶喂养可采取不同的坐卧姿势,角度的选择以宝宝吞咽时不发生呛咳为标准,一般采取45度的半坐卧位至90度的坐位。将宝宝抱在腿上,把奶嘴沿一侧面颊放入口内,这样奶汁借重力作用沿咽部进入胃内,而不是流入鼻腔或耳道,并减少喂奶时呛咳、奶汁从鼻腔内溢出及耳道感染的机会。同时,要尽量使宝宝的下颌贴向胸部,以改善吸吮效果,减少吸入胃内的空气。
需要注意的是,喂奶时,不要把奶嘴放置在裂孔的一边,更不能放置在裂孔处,要让宝宝的舌头去适应、寻找奶嘴,这样可避免宝宝呕吐。
注意事项
1.喂奶要有规律,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喂奶速度要根据宝宝的吞咽速度加以调整。每次喂奶尽量在30分钟至45分钟内完成。唇腭裂宝宝吸吮时比正常儿更加用力,容易疲倦,有时吮吸时消耗的能量多于进食得到的能量。
2.唇腭裂畸形程度较重、唇腭裂术后的宝宝可以采用汤匙喂养。汤匙应选择圆钝的、大小合适的软质制品,避免使用质薄的、过大的成人汤匙,以免碰伤宝宝唇部,或者因汤匙过大、匙内流质过多而引起呛咳。
3.对于因手术需要而改成汤匙喂养的宝宝,为了减少奶瓶不适应程度,可选用连匙奶瓶。这种奶瓶的奶嘴部分被一个软质小匙所替代,既可达到汤匙喂养的要求,又可让宝宝看到奶瓶,得到心理安慰。
(柳州市人民医院儿科 田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