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俗称“前列腺肥大”,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的前列腺逐渐增大,压迫尿道,导致排尿困难、尿频、尿急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今天,本文将从前列腺增生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和日常管理等方面,全面解析这一“男人的烦恼”,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前列腺增生。
什么是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是男性特有的腺体,位于膀胱下方,包围着尿道。它的主要功能是分泌前列腺液,参与精液的组成。前列腺增生是指前列腺组织非癌性增生,导致腺体体积增大,压迫尿道,引起一系列排尿症状。
前列腺增生的病因
前列腺增生的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以下因素与其发生密切相关:
1. 年龄: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50岁以上男性约50%有前列腺增生,80岁以上男性中高达90%。
2. 激素水平:雄激素(如睾酮)和雌激素的平衡失调被认为是前列腺增生的重要原因。
3. 遗传因素:有家族病史的男性更容易患前列腺增生。
4. 生活方式:肥胖、缺乏运动、高脂肪饮食等可能增加前列腺增生的发生风险。
前列腺增生的症状
1. 排尿困难:尿流变细、无力;排尿时间延长,需要用力才能排尿;排尿后仍有尿不尽感。
2. 尿频、尿急:白天排尿次数增多,夜间起夜次数增加;突然感到强烈的尿意,难以延迟排尿。
3. 尿失禁:由于膀胱过度活动或尿潴留,导致尿液不自主流出。
4. 血尿:前列腺血管破裂可能导致血尿。
5. 尿路感染:排尿不畅,容易引发尿路感染。
如何诊断前列腺增生
1. 病史和体格检查: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生活习惯、既往病史等,并进行直肠指检(DRE),评估前列腺的大小和质地。
2.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通过问卷调查评估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帮助制订治疗方案。
3. 尿常规检查:了解有无尿路感染或血尿。
4.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用于筛查前列腺癌。
5. B超:测量前列腺体积,评估残余尿量。
6. 尿流动力学检查:评估膀胱功能和尿流率。
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方法
1. 观察等待:适用于症状轻微、生活质量未受明显影响的患者。
管理措施:定期随访,监测症状变化,调整生活方式。
2. 药物治疗: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多沙唑嗪,可松弛前列腺和膀胱颈部的平滑肌,改善排尿症状;5α还原酶抑制剂,如非那雄胺、度他雄胺,可缩小前列腺体积,延缓疾病进展;植物制剂,如锯棕榈提取物,可能对缓解症状有一定帮助;α受体阻滞剂与5α还原酶抑制剂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3. 微创手术治疗: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通过尿道切除增生的前列腺组织;激光手术,如绿激光、钬激光,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其他手术,如前列腺支架、尿道扩张术等,适用于不耐受手术的患者。
4. 其他治疗:微波、射频等可缓解症状,但效果有限;针灸、中药可能对部分患者有效。
前列腺增生的日常管理
1. 多喝水:但要避免过量,每天饮水1500毫升至2000毫升,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尤其是睡前。
2. 调整饮食: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限制咖啡、酒精等利尿饮料的摄入。
3. 规律排尿:避免憋尿,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
4. 适度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症状。
5. 避免久坐:长时间久坐会加重前列腺充血,建议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一下。
6. 保持良好心态:前列腺增生是常见病,不必过度焦虑,积极配合治疗即可。
前列腺增生的并发症
1. 尿潴留:尿液无法排出,导致膀胱过度充盈,可能需要导尿。
2. 尿路感染:排尿不畅容易滋生细菌,引发尿路感染。
3. 膀胱结石:长期尿潴留可能导致膀胱结石。
4. 肾功能损害:严重尿潴留可能引起肾积水,损害肾功能。
前列腺增生虽然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但通过科学预防、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这一疾病,让生活重回正轨。
(柳州市柳江区中医医院泌尿外科 韦乃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