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张威 张阳亮
近期,鹿寨县一家经营了近20年的山庄有部分建筑被拍卖,引发市民热议。20多年前,我市农家乐度假模式开始出现,随后一直很红火。如今这些农家乐情况如何?未来该如何发展?近日,记者进行了走访。
部分老旧农家乐转型发展
“我们是去年从南环路搬迁到都乐路这边的,一是南环路的地块已被相关部门征收,二是正好有机会转型发展。”位于都乐路都乐村内的七彩山庄负责人白女士表示,她于2015年接手七彩山庄,这是一个经营了近20年的老牌农家乐。原山庄投资较大,有客房、餐厅、球场、果园、鱼塘等,面积也比较大。
而在新的七彩山庄内,记者看到,面积比南环路的原址小,仅有一些烧烤场、亲子水上乐园、餐饮区及露营区等,而且只在白天经营。“搬迁至今,生意还不错,尤其是节假日,感觉比以前的模式要好一些。”白女士说。
随后,记者又来到柳石路的聚万家农庄。该农庄此前是经营了近20年的万聚农庄,原来内部集烧烤(餐饮)、住宿、果园于一体,其特色菜“水蒸鸡”较有名。万聚农庄于2021年因经营问题已基本处于停业状态,在2022年底租约到期后搬离。2023年,柳州农工商有限责任公司收回该处地块后,在原址重新打造了如今的聚万家农庄。
当天,一所中学到该农庄开展春游研学活动,还有一些游客在农庄的餐厅里就餐。在该山庄就餐的市民刘敏表示,无论是哪个农庄,她主要在意游玩的环境、菜品的口味和附近交通的便利等。
记者从柳州农工商有限责任公司了解到,该农庄重装开业后,经营一直较稳定,农庄还将打造更多内容,增加游玩项目。
一些新模式农家乐受欢迎
近日,记者在柳北区沙塘镇杨柳村附近的一家农庄里看到,工作人员正在打扫烧烤场。“之前有几百名学生在这里烧烤,明天又有几百人来,他们已经预订了。”这名工作人员表示,该农庄的特色就是打造春季及秋季的学生游玩潮,园区里设有磨坊、农耕课堂、亲子游乐园、拓展训练场等,能满足学生的多种游玩需求。
在柳南区太阳村镇一家大型生态农庄,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忙着搭帐篷。工作人员表示,有上千人的研学团队要到农庄开展活动。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农家乐的经营模式有新变化,除了针对学生群体的游乐研学项目外,还有多元化的游乐项目。如城中区环江滨水大道的多个农庄,打造星空露营、草坪音乐会、天幕烧烤、无边泳池、精品小花园、拍照打卡网红点……让市民从“观光”转向“参与”,又在“参与”中展现自我。在抖音、小红书、快手、大众点评等软件上,记者看到有不少市民在自己的主页上,留下在这些农庄游玩的照片或记录。
轻资产多元化模式成主流
记者还从我市文旅部门了解到,聚万家农庄项目是柳州文旅落实市国资委资产盘活工作要求的重要举措。下一步,该部门还将继续梳理现有的闲置土地资源,谋划布局更多消费者喜闻乐见的优质项目。
广西科技大学社会学教授李鹏表示,过去的一些农家乐投资较大,占地面积也比较大,大多涵盖餐饮、娱乐及住宿等,提供的是一站式服务。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不太青睐这种一站式的消费模式,更喜欢单一项目拆分式的消费,如到农家乐吃饭或烧烤,再到其他地方唱歌或住宿等。如此模式下,消费者有更多选择,也能享受到更多优惠,同时避免了一站式服务的捆绑式消费。这就要求农家乐从过去的“服务型”转变为“参与型”。于是,一些轻资产(指仅有部分娱乐项目、餐饮项目)、多元化(集人造景观、网红景点、创新项目于一体)的新农家乐模式应运而生,且越来越多,广受欢迎。
李鹏还表示,希望相关部门在农家乐经营的过程中加强引导和管理,避免出现恶性竞争和消费纠纷等问题,以确保市民及外地游客能够玩得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