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的检查方法有肺部听诊、肺部X线、胸透、CT检查等。肺部听诊对于医生的临床经验要求比较高,肺部X线、胸透、CT检查有辐射,可能损害人体健康。那么,有没有一种检查方法,既没有辐射又能准确诊断肺部疾病呢?肺部超声新技术就能做到。
什么是肺部超声
以前,肺部一直被认为是超声检查的禁区,因为肺是含气脏器,声波会在气体与其他组织的交界面上产生大量反射,不利于超声穿透组织,无法对肺深部组织进行成像。直到1992年,一名法国医学教授出版了第一部关于肺部超声的专著,这项技术才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学领域和影像学医生认识并认可。肺部超声能把空气“化敌为友”,根据肺组织内不同的气水比例,总结出肺部超声特征。近年来,超声诊断作为一种无创、无辐射、操作便捷的影像学检查工具,被广泛应用于肺部成像。
肺部超声是一种简单、无创、实时的技术,可用于诊断多种呼吸系统病症。主要通过在肋间或胸骨间隙进行检查,检查医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肺部组织的结构以及各种异常变化,如液体积聚、肺实质病变、气体潴留等。通过对肺部超声图像的分析,医生可以快速做出初步诊断,并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
肺部超声还可用于指导和评估对影响肺部系统的治疗干预的反应,如输液、使用利尿剂、气管插管、呼吸机管理和胸管置入。医疗服务提供者可以像使用听诊器一样,利用肺部超声诊断常见的肺部病变,并优化对患者的救治。
肺部超声的应用范围
超声遇到气体时会全反射,而肺为气体和液体交融的器官,正常含气肺部超声无法观察深部情况,但病变引起肺脏气体和液体的比例发生变化,不同类型的肺组织病变,超声波会形成对应特征性的图像。
肺部超声的应用范围主要有:
1.肺部超声对于肺炎有很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特别是儿童,由于胸廓小,胸壁组织较薄,更适合超声的显像。
2.肺部超声对气胸、肺栓塞、肺水肿、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哮喘、胸水等疾病造成的急性呼吸困难也能进行准确评价,通过标准化流程能够快速准确地诊断。
适合做肺部超声检查的人群有:不适合接受电离辐射的儿童、体弱的老年人、孕妇、不能配合CT检查的患者、不适合搬动的急危重症患者、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等。
肺部超声的优势
肺部超声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价值,特别适用于急性肺部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等的诊断和监测。此外,肺部超声也可以用于引导胸腔穿刺术、胸膜积液抽吸等操作,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肺部超声检查的操作也相对简单,检查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或不适,通常情况下,整个检查过程只需几分钟即可完成,医生可以立即获得清晰的图像并进行分析。
然而,肺部超声检查也不是万能的。肥胖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时,超声的穿透力会下降,且肺部超声观察的是肺脏外周的病变,对于深层部位的病变无法探查。所以,对于一些情况下,需要更深入的诊断或评估,仍然需要结合其他影像学方法来进行综合分析。
检查的注意事项
肺部超声检查一般无需特殊准备,但为了完整的观察整个肺脏,在检查过程中患者需配合检查医生摆出相应的检查体位,对于无法配合检查的患者,如哭闹的婴幼儿,则需要适当安抚。
秋冬季节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学龄期儿童、老年人、孕妇都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危人群,一旦发现了可疑肺炎征象,如咳嗽、咳痰、发烧、呼吸困难等症状,可以考虑通过肺部超声检查来诊断。
肺部超声作为一种快速、无创、可重复性的检查方法,为医生提供了一种方便有效的手段来观察和评估肺部病变。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肺部超声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肺部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帮助。
同时,大家要科学预防肺部疾病,做好个人卫生,适时接种疫苗,勤洗手、勤通风、健康饮食、规律作息,提高免疫力,防患于未然。
(柳州市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 朱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