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一件喜悦的事情,但不是每名女性都能正常妊娠,总有一些调皮的受精卵会跑到错误的地方,当受精卵这颗孕育生命的种子未能在子宫这片“沃土”安家,反而在生殖道其他部位“错误着陆”时,便形成了医学上称为“异位妊娠”的紧急情况。
一、异位妊娠的类型
根据受精卵着床位置不同,异位妊娠可呈现多种解剖学类型,每种类型对应着独特的危险系数和临床表现。
1. 输卵管妊娠
(1)壶腹部妊娠(75%):此处是输卵管最宽敞的区域(直径可达5mm),是受精卵“错误选址”的高发区。
(2)峡部妊娠(15%):此处管腔较窄,是输卵管的“狭窄关卡”,一旦受精卵在此着床,由于空间压迫和血供不足,往往在孕早期(6周前)就会引发管壁破裂。破裂时常伴随输卵管动脉分支的撕裂,30分钟内出血量可超过1000ml。
(3)间质部妊娠(3%):子宫角部的特殊类型,此处血供丰富。由于解剖位置隐蔽,超声诊断困难,破裂时常导致灾难性腹腔内出血,死亡率是其他类型的5倍。
(4)伞端妊娠(5%):受精卵在输卵管的“开放口岸”着床,可通过伞端排入腹腔,形成继发性腹腔妊娠,此时患者会出现腹痛缓解的“假愈期”,但随后可能再次发生致命出血。
2. 非输卵管型异位妊娠
(1)卵巢妊娠(0.5%~1%):受精卵在卵巢实质内着床,B超可见妊娠囊被卵巢组织完全包裹,如同寄生在卵巢内的生命体。此类妊娠常被误诊为黄体破裂,术中可见卵巢表面火山口样破损,需行卵巢楔形切除术。
(2)宫颈妊娠(0.1%):在宫颈管内着床的罕见类型,特征性表现为无痛性阴道大出血,超声可见“沙漏状”子宫形态(宫体空虚而宫颈膨大)。治疗需采用子宫动脉栓塞联合甲氨蝶呤局部注射,盲目刮宫可能导致难以控制的大出血。
(3)腹腔妊娠(1%~2%):受精卵在肠系膜、大网膜等处着床,可能形成足月胎儿,但新生儿存活率不足10%。此类妊娠,胎盘常与多个脏器粘连,分娩时需多学科团队联合手术。
(4)剖宫产瘢痕妊娠:随着剖宫产率上升而增多的特殊类型,胚胎着床于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处。根据胚胎生长方向可分为“内生型”(向宫腔发展)和“外生型”(向膀胱方向浸润),后者易引发子宫破裂,需紧急手术处理,严重者可能会有难以止血需切除子宫的危险。
二、异位妊娠的临床表现
1. 经典三联征
(1)停经(70%~80%):多数患者有6周至8周停经史,但约25%患者因异常出血误认为月经来潮。需特别注意月经量减少(仅为正常量的1/3)或时间错位(较既往周期延迟3天至5天)。
(2)腹痛(90%):特征性表现为单侧下腹撕裂样疼痛,当发生输卵管破裂时,疼痛可放射至肩胛区(血液刺激膈肌所致)。疼痛强度与出血量呈正相关,约60%患者在排便时出现肛门坠胀感。
(3)阴道流血(60%~80%):暗红色点滴出血,常被描述为“经血不畅”,实则为蜕膜组织剥离的产物。若观察到膜样组织排出(假性流产),需立即进行病理检查。
2. 休克前兆
当腹腔内出血量超过500ml时,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脉搏细速(100次/分)、血压下降等失血性休克表现。此时腹部叩诊出现移动性浊音,宫颈举痛明显,后穹窿穿刺可抽出不凝血。
3. 迷惑性表现
约15%患者表现为非典型症状,需与多种急腹症进行鉴别诊断:
(1)黄体破裂样急性腹痛:常见于排卵后1周,但无停经史,血β-hCG阴性。
(2)胃肠功能紊乱:恶心呕吐(易误诊为急性胃炎)、腹泻(易误诊为肠炎)。
(3)尿路刺激征状:血尿伴腰痛(易误诊为泌尿系结石)。
(4)无明显症状:见于血β-hCG<2000mIU/ml的早期病例,仅通过超声检查偶然发现。
三、异位妊娠的治疗
异位妊娠可采取期待治疗、药物定点清除、腹腔镜手术、剖腹探查术、介入栓塞术等治疗方法。异位妊娠的治疗不仅是医学技术的较量,更是对生育能力的守护,通过早期诊断、精准干预和多学科协作,目前该病的死亡率已降至0.05‰。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治疗恢复后即可在医生指导下再次备孕,累计宫内妊娠率可达60%~80%。
(柳州市人民医院妇科 农珍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