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 银山小学2019级(9)班 谭芷妍 指导老师:李梅
“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自古以来,诗词便是中华传统文化星空中最为璀璨的明珠。3月21日,我怀着满心的期待与激动,登上了2025年中国诗词大会广西赛区选拔赛的舞台,一场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文化盛宴就此拉开帷幕。
刚踏入赛场,我便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身旁优秀的选手们侃侃而谈,尽显深厚的诗词功底。这让我在压力倍增的同时,也在心底种下了一颗种子——我要在诗词的海洋中继续遨游,不断积累。
此次大赛按年龄和身份分中小学组、大学组、教师组,每组再细分为多个小组,每组5人。赛程共设自我介绍、飞花令比拼、一对一问答3个环节。其中,飞花令比拼最为扣人心弦,也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在这个环节,评审专家会随机给出一个关键字,选手需依次说出含该关键字的诗句,10秒后未作答或答错,便会遗憾出局。
很不巧,我抽到小组1号,这意味着我必须在专家出题后迅速作答,心理压力可想而知。第一题,专家给出的关键字是“天”。刹那间,我的大脑一片空白,赛前确实没针对这个字做准备。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我脑海中浮现,我几乎是下意识地脱口而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成功闯过第一轮,我稍稍松了口气。
第二轮,难题接踵而至,而且我想到的诗句已被别的选手抢先说出。时间稍纵即逝,就在倒计时即将结束的瞬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突然闪过脑海,我急忙应答,惊险过关。这一题,我们小组表现欠佳,多数人仅坚持了3轮。
紧接着,飞花令的第二题关键字是“春”。这一题,我顺利应对了3轮。一名初中生哥哥的表现尤为突出,一口气说出6句含“春”的诗句,令在场所有人赞叹不已。
虽然这次比赛我没能取得理想的成绩,但这次经历让我看到了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同时,我也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因诗词相聚,因热爱共鸣。更重要的是,我深切体会到诗词穿越时空的独特魅力与强大力量——它是艺术,是情感的寄托,更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传承。
未来,我将以此次经历为新的起点,如饥似渴地学习诗词文化,用实际行动热爱和传承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让诗词之光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