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罗妙
5月22日上午,鱼峰区屏山大道鑫汇君都小区崭新的“共享体育场”上,一派热闹景象。乒乓球台前银球飞舞,清脆的击球声此起彼伏;场边围观的居民不时发出阵阵喝彩,欢声笑语在小区里回荡。这温馨和谐的一幕,让人难以想象这里曾经是邻里矛盾的导火索。
这个由4栋高层住宅组成的小区,居住着140户共310名居民,大多是柳汽职工及其家属。小区公共活动区域仅有100平方米,难以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时常发生“争抢活动场地”的现象,导致邻里关系紧张。
居民王女士回忆:“那时候每到傍晚,楼下就跟打仗似的——广场舞的音乐刚响起,带孩子玩的家长就来理论;打羽毛球的年轻人稍不留神就会碰到散步的老人。”狭小的空间不仅承载不了居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引发了邻里纠纷。
转机出现在鱼峰区驾鹤街道桃源社区启动的“金点子行动”。社区网格员连续半个月挨家挨户走访,收集居民建议。大多数居民提议将活动空地改造成公共体育场地,既能改善环境,又能满足大家的健身需求。这一提议也在社区召开的民主协商会上得到了认可。
“共享体育场”的改造过程成为展现社区凝聚力的生动实践。当市体育局送来崭新的乒乓球桌时,居民们自发组成“搬运突击队”,热火朝天地清理场地;物业公司主动承诺加强巡查,确保活动不扰民;党员志愿者们挨家挨户走访,耐心讲解管理规则。
最令人感动的是,面对后续管理难题,小区居民共同制定了活动区域管理公约,明确“禁止大声喧哗、禁止吸烟”等条款,前来活动的居民都自觉遵守、主动维护秩序。
共享活动区域建成后,深受居民喜爱。桃源社区和楼栋长在此试点经验基础上,还在中庭开设了定期健身课程,为居民提供健身及日常交流的场所。
从“争夺公共空间”到“共享共治”,鑫汇君都小区用一个“共享体育场”促进了邻里互动交流,也为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提供了鲜活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