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黎双
晚报讯 6月25日,在城中区柳东村的山上,荔枝林郁郁葱葱,果农们正为即将成熟的荔枝做管护工作。“这些果子现在还泛着青,还得再‘养’上一段时间。”果园种植户黄海德热情地介绍道。
记者看到,在这片7亩的荔枝园里,连片的荔枝树上,“玉荷包”“白糖罂”等品种的果实,青绿表皮间已晕开淡淡的红色,进入成熟倒计时。黄海德介绍,今年通过科学管护与品种改良,单棵荔枝树产量较往年会提升15%,预计7月中旬上市。
“现在政府不仅免费发放优质荔枝种苗,还派技术员手把手教我们嫁接、修枝,用有机肥改良土壤,‘玉荷包’的甜度能达到20度。”黄海德说。
据悉,这样的种植升级在柳州全域铺开。我市不少荔枝园通过标准化改造,实现错峰上市与品质升级。例如,柳城县东泉镇大樟村刘家屯依托“合作社+农户”模式,种植面积从300亩拓展至1200多亩;鹿寨县古亭山片区引入水肥一体化系统,让荔枝更能适应市场需求。
广西乡村科技特派员、高级农艺师龚志宏介绍,我市凭借柳江河谷温润的气候与高接换种等先进技术,培育出“情人荔”“仙进奉”“玉荷包”等多样品种,下一步将打造“荔枝+”农文旅融合新模式,让传统荔枝产业焕发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