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7月02日

甲状腺癌131碘治疗后的安全防护

甲状腺癌作为一类在内分泌系统中较为普遍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在甲状腺癌的综合治疗方案中,131碘治疗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能够有效地清除患者体内残留的甲状腺癌组织以及潜在的转移病灶,从而显著降低癌症复发的风险。尽管如此,由于131碘具有放射性,甲状腺癌患者在接受治疗并出院后,其体内仍然会残留一定量的辐射。因此,如何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前提下,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避免对家人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向大家揭示甲状腺癌131碘治疗后的一系列实用的安全防护小知识、小技巧,帮助患者在享受与家人团聚的温馨一刻时,能够更加安心和放心。

一、131碘治疗的原理与出院时的辐射隐患

131碘治疗的原理基于甲状腺细胞对碘的高度亲和性。131碘进入人体后,会被残留的甲状腺组织或癌细胞特异性摄取,利用其发射的β射线近距离杀伤病变细胞,就像一枚“定向爆破弹”,精准摧毁病灶。但治疗后,甲状腺癌患者体内会残留部分未被吸收的131碘,成为持续的辐射源。

根据相关标准,患者出院时体内131碘残留量通常不超过400MBq(毫贝可),但即便处于安全范围,仍需做好防护。因为近距离接触时,残留辐射可能对家人,尤其是孕妇、儿童等敏感人群造成潜在风险,所以掌握科学的防护方法至关重要。

二、居家防护:从衣食住行到个人卫生

1. 居住空间的“隔离策略”

出院后,患者应尽量独居一室,保持房间通风良好,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加速放射性物质的扩散。与家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避免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晚上睡觉时,最好单独使用一张床,与他人床铺保持尽可能远的距离。

2. 日常饮食的“安全法则”

使用专用的餐具、水杯,避免与家人混用。进食后,立即清洗个人餐具,用洗涤剂仔细冲洗,并单独放置,定期消毒。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减少外出就餐,避免因使用公共餐具导致放射性物质残留污染。同时,注意多喝水,每天饮水2000毫升-3000毫升,促进体内131碘排出。

3. 个人卫生的“防护细节”

勤洗手,尤其是在进食、如厕前后。洗澡时使用淋浴,避免盆浴,防止放射性物质污染洗浴用水。衣物、床单等个人用品要单独清洗,选择温和的洗涤剂,清洗后尽量在通风良好且无人的地方晾晒。排泄物要及时冲水,多冲几次,确保放射性物质被充分稀释带走。

三、社交活动:暂时不要拥抱家人

治疗后一段时间内,患者应减少社交活动,避免到人员密集场所。与亲友会面时保持1米以上距离,交谈时间不宜过长。暂时不要拥抱家人,对于家人的关心和陪伴,可通过视频通话、书信等方式沟通,降低近距离接触带来的辐射风险。

四、健康监测:关注自身与家人的身体变化

治疗出院后,患者要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如是否出现乏力、恶心、呕吐、颈部肿胀等不适。按医嘱定期复查,包括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球蛋白等指标检测,以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评估治疗效果,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同时,也要关注家人的身体状况。若家人出现不明原因的乏力、头晕、皮肤异常等症状,应及时让家人就医检查,排除可能的辐射影响。但不必过度紧张,科学规范的防护能将风险降到最低。

五、心理调适:让防护不再成为心理负担

接受131碘治疗后,因需要与家人保持距离,患者可能会产生孤独、焦虑等负面情绪,此时,家人的理解与支持至关重要。患者可与家人坦诚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共同学习防护知识,消除彼此的担忧。也可以通过听音乐、看书、适当运动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在科学防护和精心治疗下,患者一定能战胜疾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131碘治疗是甲状腺癌患者康复之路上的关键一步,出院后的科学防护则是守护家人健康的重要保障。掌握这些小知识,既能保证治疗效果,又能避免对家人造成伤害。

(柳州市人民医院 覃绍超)

--> 2025-07-02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48373.html 1 甲状腺癌131碘治疗后的安全防护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