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7月03日

养宠物能预防儿童哮喘吗?

“养宠物不卫生,孩子容易生病。”这是许多家长的固有认知。然而,一项新的研究却提出截然相反的观点——城市儿童哮喘高发,恰恰是因为生活环境太干净,养宠物反而能提升孩子的免疫力。这一观点引发了广泛讨论:此观点的科学依据是什么?该如何平衡卫生与健康?

过度清洁易造成“免疫危机”

1989年,英国流行病学家首次提出“卫生假说”——婴幼儿接触微生物不足,会导致免疫系统发育失衡。例如,人体第一次遭遇花粉、尘螨等普通物质时会“过度防卫”,引发过敏反应。

相关数据显示,城市儿童哮喘发病率在10%至15%,而农村儿童哮喘发病率不足5%。过去30年,发达国家儿童过敏性疾病发病率增长200%至300%,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中国家的儿童过敏率同步攀升。

过度清洁、滥用抗菌产品会引发反面效果,例如,含三氯生的抗菌皂会使儿童湿疹风险增加41%。

坚持适度清洁原则,饭前便后用普通肥皂洗手,杀菌率能达99.2%,每周1次全屋消毒,同时避免过度清洁。此外,应建立新型卫生观,“脏”的定义可划分为有益脏和危险脏,有益脏为泥土、宠物毛发(富含益生菌)等,危险脏为生肉、粪便(含病原体)等。

降低哮喘风险的三大机制

1.微生物多样性:肠道菌群的“演习”

相关研究发现,宠物携带超过1000种环境微生物,这些微生物通过舔舐、触摸等途径传递给孩子,能增加孩子肠道菌群多样性。养宠家庭的儿童粪便中益生菌(如双歧杆菌)含量高出30%,这些菌群能训练免疫细胞区分“敌我”。

2.过敏原耐受:从小接触的“免疫疫苗”

相关数据显示,3岁前接触宠物狗的儿童,对尘螨过敏的概率降低58%。其原理是宠物皮屑中的Fel d1(猫主要过敏原)、Can f1(狗主要过敏原)的微量刺激,能促使免疫系统产生调节性T细胞,抑制过敏反应。

3.胎儿期的“超早期训练”:孕期接触宠物,母亲体内会产生特异性IgG抗体,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这种“被动免疫”可使婴儿出生后对过敏原的敏感性降低70%。

养宠物的隐藏好处

1.抗癌潜力:来自“臭味”的修复能力

英国一所大学突破性发现,宠物体味中的硫化氢能激活细胞线粒体的抗氧化通路。研究团队据此研发的化合物AP39在动物实验中显示:心肌梗死面积减少38%,癌细胞转移抑制率提高52%。虽然养宠物直接防癌证据有限,但适度接触环境微生物可能增强细胞修复能力。

2.感染防御:天然的“抗生素替代品”

中耳炎风险降低44%:宠物携带的乳酸菌等共生菌,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

发烧天数减少31%:与宠物玩耍,能促进儿童日均运动量增加0.8小时(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儿童每日运动1小时)。

3.心理健康:孩子的“情感疫苗”

一所大学的调查发现,独生子女养宠后,孤独感评分下降62%,社交主动性提升45%。该现象的神经科学解释:抚摸宠物时,大脑释放的催产素增加200%,皮质醇(压力激素)降低35%。

4.生命教育:责任与共情的实践课堂

相关研究显示,长期养宠家庭的儿童,同理心、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表现更好。5岁至8岁儿童照顾宠物后,主动分担家务的概率提高3倍。

科学养宠 避免风险

1.过敏管理

养宠品种可选择贵宾犬、斯芬克斯猫等低敏品种。孕前夫妻双方进行过敏原检测等筛查;新生儿可先接触宠物衣物,6个月后再与宠物直接互动。

2.防御寄生虫

在养宠物的家庭里,为防控弓形虫感染,孕妇避免清理猫砂,若需处理应戴手套,事后用60℃以上热水洗手;每月使用含吡喹酮的驱虫药;春夏季节每月外用氟虫腈滴剂,以预防跳蚤或蜱虫。

3.特殊人群建议

早产儿家庭应在宝宝出生6个月后再引入宠物。哮喘急性期儿童应暂时隔离宠物,待病情稳定后再逐步接触。

真正的健康,不是生活在“无菌罩”中,而是拥有与复杂世界共处的智慧。越来越多人呼吁重建人与自然微生物的联系,在科学指引下,规范养宠物或许能为健康生活助力。

(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 谢凯圣)

--> 2025-07-03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48453.html 1 养宠物能预防儿童哮喘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