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7月14日

贫血一定要补铁吗?

“贫血了,要多吃点补铁的食物,再吃点铁剂补补。”这是很多人对贫血的固有认知。在不少人的观念里,贫血和缺铁几乎画上了等号,补铁成了治疗贫血的“万能钥匙”。但事实上,贫血的成因复杂多样,并非所有贫血都需要补铁,盲目补铁不仅无效,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一、贫血≠缺铁,病因不同治疗各异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范围,导致身体供氧不足的一种状态。贫血也可能由不同因素引起,缺铁只是其中之一。

缺铁性贫血确实是最常见的贫血类型,约占所有贫血的一半以上。这类贫血是由于体内铁元素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原料不足,就像生产血红蛋白的工厂缺了关键零件,无法正常运转。此时补铁能有效改善贫血,就像给工厂补充原料,让生产恢复正常。

但除了缺铁性贫血,还有其他类型的贫血,它们的病因与缺铁无关。比如——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导致的,这两种营养素是红细胞成熟的催化剂,缺乏时红细胞无法正常分裂成熟,变成个头大却功能弱的巨幼红细胞。对于这类贫血,补铁就像给汽车加错了油,根本无法解决问题,只有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12才能奏效。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因为骨髓这个“造血工厂”出了问题,无法生成足够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这种情况下,身体并不缺铁,而是造血功能衰竭,补铁对其毫无作用,需要通过使用免疫抑制剂、移植造血干细胞等方法治疗。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被过度破坏,超过了骨髓的补充速度,就像运输队队员提前退役。此时体内铁元素可能并不缺乏,甚至因为红细胞破坏过多而导致铁过载,盲目补铁会加重身体负担。治疗这类贫血需要找到并控制溶血的诱因,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等,必要时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慢性病性贫血,常见于慢性感染、炎症或肿瘤患者,这些疾病会干扰铁的利用和红细胞生成。虽然患者体内铁储备可能正常或偏高,但铁无法被有效利用来合成血红蛋白,此时补铁往往效果不佳,关键是要治疗原发疾病。

二、盲目补铁可能带来这些危害

对于不需要补铁的贫血患者,过量补铁会使体内铁元素蓄积。铁在体内过多时,会沉积在肝脏、心脏、胰腺等器官,损伤器官功能。比如,沉积在肝脏,可能引发肝纤维化、肝硬化;沉积在心脏,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沉积在胰腺,可能影响胰岛素分泌,诱发糖尿病。

过量补铁还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影响食欲和营养吸收。此外,长期过量补铁会降低机体免疫力,增加感染风险。

对于地中海贫血患者来说,盲目补铁危害更大。地中海贫血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红细胞合成异常,经常发生溶血,会释放出大量铁元素,导致体内铁负荷过重。如果再额外补铁,会进一步加重铁过载,加速器官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三、正确做法:先找病因,再定方案

要判断贫血是否需要补铁,关键是先明确贫血的类型和病因,这需要依靠医学检查。

血常规检查是基础,通过观察红细胞的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量等指标,可以初步判断贫血的类型。如果红细胞体积偏小、平均血红蛋白量偏低,可能是缺铁性贫血;如果红细胞体积偏大,则可能是巨幼细胞性贫血。进一步检查血清铁蛋白、血清铁、叶酸、维生素B12、骨髓等指标,能更准确地判断病因。血清铁蛋白是反映体内铁储备的重要指标,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清铁蛋白会明显降低;而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则会出现叶酸或维生素B12水平下降。

在明确病因后,再进行针对性治疗。缺铁性贫血当然需要补铁,但要注意剂量和疗程,避免过量;巨幼细胞性贫血应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12;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针对骨髓造血功能进行治疗;溶血性贫血要控制溶血诱因;慢性病性贫血则以治疗原发疾病为主。

总之,贫血是一种复杂的病症,补铁只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方法,并非适用于所有贫血。面对贫血,我们要做的是及时就医,通过检查明确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而不是盲目补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改善贫血状况,守护身体健康。

(柳州市工人医院慢病管理科 邵晶璇)

--> 2025-07-14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49126.html 1 贫血一定要补铁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