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7月14日

不可忽视的肌少症

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身边有一些老年人相比于年轻时,身形愈发消瘦,行动也变得迟缓,甚至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就可能导致跌倒、骨折。他们的反应速度和动作敏捷性也大不如前。然而,大多数人却将此视为衰老过程中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近年来,国际上针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日益增多。直至2016年,这一疾病正式被纳入国际疾病编码,成为一类独立的疾病——肌少症。

一、肌少症为何被称为“隐形杀手”

肌少症,又称“肌肉减少症”。国际肌少症工作组在相关共识中明确将其定义为:与年龄增长相关的进行性、全身肌肉量减少和/或肌肉强度下降或肌肉生理功能减退。

肌少症与老年人的活动障碍、跌倒风险增加、低骨密度以及代谢紊乱等问题紧密相连,是老年人生理功能逐渐衰退的重要原因和显著表现之一。它如同一个潜伏在老年人身体里的“隐形杀手”,悄然影响着他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肌少症不可忽视。

二、多种因素共同作祟

经研究发现,多种风险因素和机制共同导致了肌少症的发生。运动量减少是导致肌少症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活动量逐渐减少,肌肉得不到足够的锻炼,就会逐渐萎缩。神经-肌肉功能减弱也会影响肌肉的正常收缩和运动,导致肌肉力量下降。

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进而影响肌肉的功能。促炎性反应细胞因子的增加,会引发身体的炎症反应,损伤肌肉组织。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不足则无法为肌肉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导致肌肉合成减少。

此外,肌少症还可能继发于一些常见的慢性疾病,如慢性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慢性肾病、结缔组织病、结核感染以及一些慢性消化性疾病(如恶性肿瘤、肝硬化等)。这些慢性疾病的存在可能会掩盖肌少症本身的问题,使得肌少症难以被及时发现和诊断。

三、如何准确诊断肌少症

目前,肌少症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肌力、肌强度和肌量的评估等方面。肌少症的判定标准应综合肌量和肌肉功能的评估。我国建议的筛查与评估步骤如下:

60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测量步速→≤0.8米/秒→检测肌量→正常→无肌少症;

60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测量步速→≤0.8米/秒→检测肌量→减低→肌少症;

60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测量步速→>0.8米/秒→检测优势手握力→正常→无肌少症;

60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测量步速→>0.8米/秒→检测优势手握力→减低→检测肌量→正常→无肌少症;

60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测量步速→>0.8米/秒→检测优势手握力→减低→检测肌量→减低→肌少症。

四、重点筛查对象及简易筛查方式

老年人群(60或65岁及以上),近期出现功能下降或功能受损,非意愿性体重下降1个月内超过5%,存在抑郁情绪或认知功能损害,反复跌倒,营养不足,患有慢性疾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等。老人如果出现以上任一情况,请高度警惕,尽快找专科医生进行筛查。

简易筛查方式:可以采取测量小腿围的方式进行筛查(单位:厘米),男性小腿围小于34厘米,女性小于33厘米,即有患肌少症的可能。

五、综合防治肌少症刻不容缓

防治对象包括所有的肌少症人群,涵盖各种疾病、药物等所致的肌少症和老年性肌少症。防治措施主要包括运动疗法、营养疗法和药物+康复治疗。

1. 运动疗法

运动是获得和保持肌量、肌力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老年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打太极拳、练八段锦等有氧运动,以及一些简单的力量训练,如举哑铃、做俯卧撑等。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以及2-3次的力量训练。

2. 营养疗法(含补充维生素D)

大多数老年人存在热量和蛋白质摄入不足的问题。因此,建议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平衡膳食和充足营养,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而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的患者常表现为肌肉无力、活动困难等,所以老年人补充维生素D对增加肌肉强度、预防跌倒和骨折更有意义。

3. 药物+康复治疗

目前还没有以肌少症为适应症的药物,但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使用一些辅助药物。康复治疗主要包括运动疗法和物理因子治疗。对缺乏运动或受身体条件制约不能运动的老年人,可使用水疗、全身振动和功能性电刺激等物理治疗。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帮助老年人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肌肉功能。

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急速增多。关注肌少症并尽早给予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柳州市工人医院医疗保健科 邱宁)

--> 2025-07-14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49127.html 1 不可忽视的肌少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