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出台了一揽子医疗健康新政策,像一场及时雨滋润老百姓的心间。这些新政都是惠及百姓、省钱省心的利好政策。本文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份“民生大礼包”。
医保升级:
“救命药”进得来
自掏腰包变少了
1.高价“救命药”,开通“双通道”
场景:老张查出肺癌,一款新靶向药效果好,但一盒要3万元,医保报不报?
新政策:开通“双通道”——医保通道:基础“救命药”医保照常报销;商保通道:高价创新药(如抗癌药、罕见病药)纳入商保目录,保险公司接力支付。过去全自费的“高价药”,如今商业保险也能报。
2.住院花钱更透明,重症不怕被“踢皮球”
场景:李奶奶患有心梗、脑梗及重症肺炎,担心医院嫌治疗费超DRG额度拒收?
新政策:DRG控费开通“特例单议”通道,复杂病例超支可申请补贴,医院敢收敢治。
医院服务大优化:
告别排队垫钱
减少重复检查
1.取消门诊押金,住院押金封顶
过去,有些医院不管患者要看什么病,都要求先交押金,退费要排队半个小时。新政策施行后,门诊全面取消预交金,挂号、检查、取药直接刷医保卡扣钱;住院押金不得超同病种近3年平均自付额,例如阑尾炎手术押金不得超过3000元。患者看病不用垫资,不需排长队退钱,更加方便快捷。
2.检查报告通用,省钱又节约时间
之前做的CT检查,在异地就医却不认,要求重新检查。新政策中明确,血常规、B超、CT等200项检查在地市级医院互认共享。异地就医能少花一些重复的检查费用,也节省了就医时间。不过,如出现病情变化等情况,为了保证诊断准确,还是需要重复检查。
3.小医院也能做血透,儿科门诊全覆盖
以前,一些居住在较偏远县城的患者需要到市里大医院做透析治疗。新政策要求县医院血透全覆盖,常住人口超10万人的县城公立医院,今年年底前要提供透析治疗。
所有二级、三级公立综合医院设儿科,专家远程支援基层,实现儿科服务无空白。
关注“一老一小”:
免费体检升级
心理热线开通
1.老年人免费体检加“硬菜”
过去,老年人体检通常只做量血压、抽血等简单的检查,现在新升级后,新增胸部X光(查肺结节)、糖化血红蛋白(精准控糖)等检查,异常结果自动推送给老年人家属或社区医生。该政策有利于早发现肺部疾病、糖尿病等,社区医生还会负责管理。
2.慢性病管理“一张表管到底”
以前,同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要填好几本病历。新政策实施后,基层推行“多病共管一张表”,膳食运动方案个性化定制。患者不用记复杂医嘱,还有家庭医生上门关注病情变化。
3.开通全国心理热线12356
学生焦虑失眠、学习压力大,不知该找谁倾诉。新政策要求今年5月起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12356上线,地市公立医院开设心理门诊。同学们在情绪低谷时,拨打心理援助热线12356,就能找到专业的心理医生倾听烦恼。
跨省看病不再难:
长三角示范 全国跟跑
1.异地检查“一单通”
过去,苏州市民去了上海就医用医保,办理报销两地跑。新政策实施后,江浙沪皖医院检查互认,跨省出生证明、办理社保卡等线上5天办结。异地看病可以少跑腿了。
2.血液保障“一盘棋”
患者紧急用血,但当地医院血液资源紧张时,长三角区域的医院可以调血,保障用血。
政策红利怎么享受
按时缴医保是关键。另外,可补充商保,有条件的居民可买份地方“惠民保”,覆盖医保外高价药。
善用基层医院,小病先去社区,血透、慢病管理在县里解决,省时省钱少折腾。
医保商保接力支付高价药、少做重复检查、取消押金、县城医院治大病、检查结果通认、长三角办事一站结、大病有医院收、老人孩子有专护、心理健康有关怀……医疗新政的实施,让健康实惠落袋。
医疗改革的目标,就是让老百姓敢看病、看得起、看得好。用好国家给予的“健康红利”,为健康生活保驾护航。
(柳州市工人医院 卢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