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张威
“很久以前,我就有一个绘画梦,无论是花鸟鱼虫还是山川大河,我都想用画笔将它们画在纸上。”14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鱼峰区驾鹤街道天山社区柳冶小区,在90岁老人易霞辉的家里,听她聊兴趣爱好和日常生活。如今,易霞辉的绘画梦已实现,她“画”出了自己的“写意”人生。
年轻时的易霞辉学的是机械技术,在原柳州冶炼厂的冶炼车间负责技术方面的工作。“当时车间只有几名女生,我经常指导男工人开展工作,也算是巾帼不让须眉。”易霞辉说,她与丈夫育有3个孩子,日常工作很忙,无法照顾小孩,还好有邻居及工友帮忙。
“学生时代,我有幸看到一些栩栩如生的国画,就被深深吸引了。可惜后来忙于学习,没有再接触过绘画。”易霞辉说,工作后她也鲜有机会拿起画笔,但绘画梦一直萦绕心间。
1990年,易霞辉退休了。她报名参加了老年大学的绘画班,从零开始学习作画。选笔、磨墨、描绘……每一个步骤她都学得特别认真。易霞辉还常常跟着老师到户外练习写生和国画,其绘画技艺得到了很大提升。
画技逐渐成熟的易霞辉多次参加单位、市级及自治区级的各类绘画比赛,获得奖项20多项,一些画作被选中到广州、香港等地进行展出,单位的纪念册里还收录了不少她的作品。
谈笑间,易霞辉打开了几幅作品。一幅名为《大龙潭里春色闹 风雨桥畔山水美》的山水画吸引了记者的目光,龙潭公园风雨桥与远处的群山和近处的桃花融为一体,笔触细腻生动。还有一幅《云山初闻》山水画,勾勒出山体的巍峨和山间小路的崎岖蜿蜒,也令人惊叹。
易霞辉说,老伴非常支持她画画,她也十分沉浸其中,创作了100多幅不同景致的山水画、花鸟图。近些年由于腿脚疼痛难以长时间站立,才慢慢减少了作画。
2015年老伴离世后,易霞辉不愿过多麻烦子女,一直独居生活。“虽然我一个人住,但我并不觉得寂寞,上午一般看电视,得空读报纸里的新闻,有时还会刷刷手机,看些幽默风趣的短视频。”易霞辉说,她目前仍然耳聪目明,还学会操作电脑和智能手机。大女儿在长沙生活,二儿子和小女儿经常来看望她,并给她买好日常的食物等,孙子、外孙女也时不时来陪伴她,一家人其乐融融,让她的晚年生活充实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