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张威
“烈日酷暑,是对我们体力和耐力的考验,只有咬牙练习,练为战,才能够保证在灭火战斗中战胜‘火魔’,并保护好自己。”7月11日上午10时许,在城中区东环大道特勤消防站里,一班班长吴浩宇带领班里的消防员开展日常训练。在得到允许后,记者也加入其中,直观地感受到消防员顶着烈日训练的艰辛和不易。
在训练场,记者在阳光下站了几分钟就感到酷热难耐,手中的温度计也从在阴凉处时的30℃升到了36℃。
“今天的训练主要有4个项目,分别是着装训练、负重爬楼体能训练、拉梯爬高训练和水带连接训练。”吴浩宇向队员介绍。而记者准备体验其中的着装训练和负重爬楼两个项目。
“消防灭火战斗服仅外衣就重约3公斤,再加上裤子、头盔及呼吸器等,总重量有10多公斤。”吴浩宇介绍时,记者站在一旁已经开始冒汗了。接过吴浩宇手上的消防灭火战斗服外衣,记者立刻感受到了衣服的厚重。
穿上战斗服外衣后,记者满头大汗。“这件战斗服比一般的羽绒服还要厚。”记者心想着,随后又穿上了战斗服的裤子,戴上头盔,背上呼吸器。全副武装后,记者感觉整个人就像被套上了枷锁。
开始负重爬楼了。在训练楼里,记者从1楼爬到3楼,再折返。这一趟下来,高温和负重让记者倍感吃力,不得不佩服消防员强劲的体力和耐力。
脱下战斗服和装备后,记者的衣服、头发已被汗水浸湿。“这套战斗服及装备虽然沉重,但在火场里,这就是保护消防员安全的主要屏障之一。作为一名合格的消防员,必须得习惯穿上这套战斗服进行训练。”吴浩宇说,在日常训练中必须穿好全套装备,否则难以适应真正火场中的救援。
随后,消防员覃一强、颜建勋、金祁、熊盛杰等也相继穿戴好战斗服和装备,开展负重爬楼、拉梯爬高及水带连接等训练。40多分钟的训练结束后,他们脱下装备,脸上、头上及手臂上都是汗淋淋的。
擦着汗水的覃一强说,训练时流汗,就是为了尽量避免灭火救援时流血。“夏天穿战斗服是热了点,但到了冬天就是‘享受’了。”颜建勋打趣地说,厚重的战斗服在寒冷的冬天正好可以御寒。
吴浩宇还介绍,夏季每天户外训练一般不超过两次,每次不超过1小时,队里还准备了清凉饮品、防暑药品等,预防消防员中暑。进行灭火救援时也会采取轮换的形式,如临近或深入火场灭火的消防员,每人救援的时间尽量不超过半小时,轮换出来后要脱掉战斗服进行降温,并准备下一批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