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7月18日

造血干细胞移植:为生命重建“造血工厂”​

对抗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疾病时,造血干细胞移植常被提及,它能为患者重建“造血工厂”,带来生命新希望。不过,这一技术对多数人而言充满神秘感,还可能存在诸多误解。今天,我们就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揭开其面纱。

一、认识造血干细胞:血液中的“种子细胞”

要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需先认识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是存在于骨髓、外周血和脐带血中的“种子细胞”,它能自我复制以维持数量稳定,还能分化成各种血液细胞,为人体提供“血液部队”,保障氧气运输、免疫防御和止血凝血等重要任务。当人体造血干细胞出现问题,如恶变(如白血病)、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或因遗传缺陷无法生成正常血液细胞(如地中海贫血)时,就需移植健康的造血干细胞来替换病变细胞,重建正常的造血和免疫功能。

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类型:来源不同,各有特点

根据造血干细胞来源,造血干细胞移植主要分3种类型:

1.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即“用自己的种子救自己”。医生先采集患者自身健康的造血干细胞并冷冻保存,患者接受大剂量药物放化疗清除病变细胞后,医生再将冷冻干细胞解冻回输。此方式无排异反应,手术风险低,适合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患者,但自身干细胞若有潜在病变会影响疗效。

2.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即“用别人的种子救自己”。造血干细胞来自配型相合供者,可能是亲属供者或无关供者。因供者造血干细胞正常,能更彻底清除病变细胞,治愈概率更高,适用于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疾病。不过,这需要供受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相合,配型难且术后可能有排异反应。

3. 脐带血移植:是异基因移植的特殊形式,“种子”来自新生儿脐带血。脐带血含丰富造血干细胞,免疫原性低、配型要求宽松,移植后严重排异反应概率小,但可能出现造血重建延迟现象。

三、移植的“全过程”:从准备到重建造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系统工程,过程如精密的“生命接力”,大致分4个阶段。

术前准备阶段是移植成功的基础,先配型,患者全面检查,确保能耐受移植;供者健康检查,符合条件后准备采集干细胞。

预处理阶段为“新种子”铺路,患者接受大剂量化疗,一是清除病变细胞,二是抑制免疫系统降低排斥反应,此阶段患者虚弱,可能有恶心、呕吐、脱发等副作用,需在隔离病房精心护理防感染。

干细胞回输阶段,采集的造血干细胞通过静脉输注到患者体内,类似输血,无明显痛苦,“种子”自动归巢到骨髓“生根发芽”。

移植后恢复期是重建造血和免疫功能关键期,需3-6个月。回输后1-2周干细胞分化生成新血细胞,患者血液指标回升,即“造血重建”。此时患者免疫力低,需严格防护。随时间推移,患者免疫功能恢复,血液指标稳定且无严重并发症可出院,但仍需长期随访。

四、移植后的挑战:

排异反应与感染

造血干细胞移植并非一劳永逸,术后有两大主要挑战,需要患者和医护人员共同应对。

1.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异基因移植常见并发症,即供者免疫细胞“攻击”患者身体。供者干细胞分化的免疫细胞会将患者组织器官视为“外来物”并发动攻击,累及皮肤、肠道、肝脏等。医生用免疫抑制剂预防和治疗,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后可控制病情。

2. 感染是移植后另一风险。预处理阶段放化疗抑制患者免疫系统,新免疫功能重建需时间,此期间患者易受病原体侵袭,甚至引发严重感染。所以,患者移植后需住无菌病房,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医生会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预防,必要时输注免疫球蛋白增强免疫力。

此外,移植后还可能出现出血、肝静脉闭塞病、远期并发症(如甲状腺功能异常、白内障、继发肿瘤)等,需长期随访监测并及时处理。

五、补充介绍造血

干细胞移植的一些知识

1. 造血干细胞移植并非仅指骨髓移植,如今多数造血干细胞来自外周血,捐献外周血干细胞对供者损伤小、恢复快。

2. 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伤害身体,人体内造血干细胞再生能力强,捐献后1-2周数量可恢复,且我国捐献有严格医疗保障。

3. 移植成功不等于治愈,术后需长期随访,部分患者可能复发,需进一步治疗。

4. 并非只有绝症患者才需移植,该技术还可治疗多种良性疾病,助患者摆脱长期输血或药物治疗痛苦。

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发展为患者带来治愈希望。随着配型、移植方案和术后护理的完善,移植成功率提高,更多患者重获健康。

(柳州市工人医院慢病管理科 邵晶璇)

--> 2025-07-18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49381.html 1 造血干细胞移植:为生命重建“造血工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