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结核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侵害人体肺部。肺结核主要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染他人。得了肺结核如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彻底,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可引起呼吸衰竭和死亡。肺结核可防可治,只要坚持规范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可以治愈。
肺结核的传播方式
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肺结核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时会排出含有结核菌的飞沫,健康人吸入后可能被感染。与患者同住、同办公室或同教室的密切接触者感染风险较高,应及时到医院做胸片或结核菌素试验等检查。
不过,人们也不必过度担心,只有活动期的肺结核才具有传染性,活动期肺结核患者的痰中带有结核杆菌,痰液排出体外就会传染给其他人。并且一般来说,肺结核患者在接受规范治疗两三周后传染性就会明显降低。
肺结核的症状
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是咳嗽、咳痰,如果这些症状持续2周以上,应高度怀疑得了肺结核。肺结核还会伴有痰中带血、低烧、夜间出汗、午后发热、胸痛、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规范治疗 治愈率高
只要坚持规范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如果随便停药、漏吃或少吃药,不但容易导致治疗失败,还可能引起结核菌耐药。普通肺结核治疗需要6个月至8个月,而耐药肺结核治疗时间较长,有时需要18个月至20个月。耐药结核病患者治疗时间更长、治疗费用更高,而且治愈率较低。
科学预防 减少传播
肺结核患者应特别注意,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出门时戴上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要避开人,使用纸巾、手帕遮挡口鼻。不要随地吐痰,最好将痰吐在有消毒液的带盖痰盂里,不方便时可将痰吐在消毒湿纸巾或密封痰袋里。
如果家里有人得了传染性肺结核,应采取防护措施,尽量让患者单独住一个房间,经常开窗通风,同处一室时家人戴上口罩,这样能减少传染风险。与肺结核患者接触或去结核病诊疗机构时,建议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此外,健康人群要保证充足睡眠,加强营养,多吃蛋白质和维生素,适量运动,提高人体抵抗力,有助于预防肺结核。
预防肺结核,接种疫苗是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目前我国主要使用卡介苗来预防结核病,建议所有健康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接种。卡介苗对儿童重症结核病,特别是结核性脑膜炎具有显著保护作用。
正确认知 消除误区
误区一:和肺结核患者接触就一定会被传染
结核病的传播需要特定条件。首先是患者的情况,通常痰检阳性的患者传染性最强,其咳嗽、咳痰症状越频繁严重,传播风险越高。其次是接触环境,在通风不良的密闭空间内长时间密切接触会显著增加感染几率。最后是自身的抵抗力,免疫力较低者、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更易被感染。
误区二:症状好转就可以停药了
肺结核治疗必须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原则。肺结核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即使症状有所缓解,也不代表体内的结核杆菌已被完全清除。如果擅自停药或间断服药会导致治疗失败,那些残存的细菌会重新繁殖,导致病情反复。更严重的是,细菌可能产生耐药性,这将会使治疗难度变大,效果也会更差。因此,患者必须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用每一剂药物,完成整个疗程。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彻底杀灭所有结核杆菌,避免前功尽弃。
误区三:接种卡介苗就绝对不会得结核病
卡介苗对预防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和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也叫“粟粒性肺结核”)具有明显作用。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和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是结核菌感染人体之后导致的严重疾病,极易导致婴幼儿死亡,因此卡介苗能够预防婴幼儿重症结核。但卡介苗的保护效果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减弱,因此接种后仍有部分儿童可能感染结核杆菌甚至发病。此外,卡介苗对成人肺结核的预防作用较为有限。因此,即使接种过疫苗,仍需注意日常防护。
(柳州市鱼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熊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