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其中,给孩子进行医疗检查,尤其是抽血检查,往往让许多家长感到心疼、焦虑和不知所措。
为了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解析关于抽血的知识,让大家了解抽血的过程、注意事项以及如何缓解孩子的不适感。
一、孩子抽血前需要空腹吗
答:需看检验项目。小孩看病时经常做的血常规检查是不用空腹的。如果是需要空腹抽血的项目,医生会提前告知:空腹采血当天早上不要吃东西,与采血前一天晚上的饭也要间隔8到12小时,新生儿也要空腹3小时哦。
二、采静脉血还是手指末梢血
答:看检验需要的血量。采血主要有两种方式,即静脉血(采手臂)和末梢血(扎手指)。有一些家长觉得给孩子采末梢血,孩子的疼痛感可能会比较轻,实际上,手指上的神经更为丰富和敏感。虽然静脉血看起来抽的量比较多,而且针扎得比较深,但是抽静脉血要比采手指血疼痛感轻,当然,静脉采血更考验一个人的勇气。当检查的项目较多时,末梢血的量无法满足化验需求,就必须进行静脉采血。
三、孩子采血会不会贫血
答:不会。其实,新生儿血液量大概占体重的10%,小孩的血液量占体重的8%到10%左右。比如一个20公斤的孩子,体内就有大约1500毫升的血液。给孩子抽静脉血检查,一般抽1毫升至5毫升,这对孩子的健康没什么大影响。抽完血后,可以提醒孩子多喝水、多休息。
四、如何让孩子更顺利地采血
答:在采血的地方,经常能听到小孩大声哭闹,好多时候是因为他们被吓到了。看到孩子生病,家长们都会感到紧张,这种情绪也会影响到孩子。有些父母自己对采血也有些害怕,孩子采血时,他们会“感同身受”,不自觉地说“好吓人啊,哎呀,疼死了,看着都疼”等等,或者一直安慰孩子,这些做法都会让孩子更害怕。其实,父母保持冷静,说话不多,更能让孩子稳定下来。可以轻轻告诉孩子,采血的时候会有一点疼,但不用害怕。配合医生做好心理疏导,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硬捂住孩子的眼睛或者让他们扭头别看也不好,这样只会让他们更害怕,更不配合。提前告诉孩子采血的过程,大概给他们介绍一下,让他们当一次“小医生”,这样他们在采血的时候对流程更熟悉,内心的恐惧感就会少一点。还可以通过鼓励或者奖励的方式来提高孩子的积极性。用心和孩子沟通,他们的表现可能会让你惊喜。
五、家长怎样配合采血
答:首先,家长正坐在椅子上,将小朋友放在家长的一侧大腿上,用双大腿夹住孩子双腿的膝关节部位。接着,家长将小朋友不抽血侧的手臂用腋窝夹住置于身后,然后用一只手压住小朋友的肩膀,使肘关节处于伸直并下垂的位置,另一手紧握患儿前臂,四指在上,拇指在下。最后,家长两只手可以往肘部稍用力挤压,阻断要采血的静脉下段,使静脉充盈。
六、采血后怎么按压
答:我们推荐用3根手指,以针眼为准往上按压3到5分钟压迫止血,因为我们血管和表皮的针眼不在一个位置上。注意不能揉,穿的衣服袖子不能过紧,以促使血液很好地回流。一旦出现了淤血,24小时之后采取热敷的方法,可以促进已经渗出的血液尽快吸收。若由其他因素引起的淤青也不用过于担心,经过一周左右淤青就会被吸收了。
七、采血后多久出结果
答:不同的检验项目化验时间不同,具体时间以咨询抽血护士或检验科医生为准。
八、采血后需要多吃肉蛋奶补充营养吗
答:抽血之后一般是不用刻意补充营养的,但是如果家长还是担心会贫血,可以给孩子多吃一些含铁的食物。
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可以根据孩子自身体质,适当食用一些动物内脏、瘦肉、鸡蛋、鱼虾等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这类食物可以有效促进铁质的吸收,对治疗缺铁性贫血能起到很明显的效果。
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比如动物血、动物内脏、芝麻、海带、黑木耳、发菜、香菇、黄豆、芹菜等。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缺铁性贫血患者应该常吃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蔬菜水果,如西红柿、小白菜、胡萝卜、橙子、草莓等。维生素C可以使食物中不易吸收的铁元素转化为好吸收的二价铁,帮助肠道完成对铁元素的吸收。 (柳州市柳南区柳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蓝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