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覃林薇 吴倩雯
夏季的下午,沿着柳江河堤散步的市民总能看到市红十字会水上救援队的志愿者顶着烈日,在江面和岸边巡逻、劝导、救援的身影。这群志愿者是柳江上的“安全哨兵”,用专业和坚守为享受夏日清凉的市民筑牢生命安全网。7月14日,记者跟随市红十字会水上救援队志愿者乘上冲锋舟,体验他们在高温下的巡江工作。
当天下午4时许,在白沙大桥至柳江铁桥之间的水域,记者穿上救生衣,与水上救援队负责人李杨一同登上了冲锋舟,旁边另一艘冲锋舟上有3名救援队志愿者。很快,两艘冲锋舟尾部的发动机发出轰鸣,在江面上划出一道道波浪,稍凉的水汽扑面而来,但并没有缓解空气中的闷热。10多分钟后,大家的后背都湿了大半,额头也挂满了汗珠。
冲锋舟的速度时快时慢,记者需要牢牢抓住边缘的绳索来保持平衡,不一会儿就感觉四肢酸胀,而几名志愿者对此早就习以为常。因为常年参与柳江巡逻,他们的皮肤被晒得黝黑。冲锋舟上除了常备的救援绳、救生圈等设备,还需要准备创可贴、清凉油等急救用品,以应对突发状况。
“我们从6月初开始巡江,会持续100天左右,多的时候每天要劝导40多名市民。”李杨介绍,今年的“平安柳江巡逻”志愿服务开始后,每天的16时至20时,都会有6名志愿者分成两组,分别乘上冲锋舟开展江面巡逻工作。
“阿叔,这里是航道,要往回游一些。”“快穿上救生衣,注意安全。”来到金沙角、江滨公园等地时,在柳江游泳戏水的市民明显多了起来,另一艘冲锋舟上的志愿者队长骆哲和观察员黄丹丹发现有市民没有穿戴救生设备,还有的已经游到航道内,他们随即降低速度,上前劝导这些市民回到安全区域。“巡江有时会遇到游泳者体力不支,或者皮划艇超员、漏气,我们都会第一时间上前救援。”李杨介绍,水上救援队已在柳江水域开展安全巡逻工作11年,起初有市民不理解他们的工作,还有人恶言相对,但他们始终坚守,全力以赴把好“水上安全关”。
现在,市民的安全意识都提高了不少,对志愿者们的工作也多了一份理解。李杨有点感叹救援队一路走来的不易。话音刚落,一名正在游泳的市民主动向志愿者们微笑问好。像这样的时刻多了,大家都觉得这点辛苦不算什么,“还是挺值的!”
18时许,因为当天是工作日,在柳江游泳戏水的市民不算多,志愿者们的巡逻工作得以提前结束。大家返回白沙码头,将冲锋舟拖回岸上,检查冲锋舟的状态,做好第二天巡逻工作的准备。几名志愿者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大家一边活动因久坐而酸胀的四肢,一边笑着说:“明天继续巡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