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宋美玲
实习生 龙佳梦
日前,广东省佛山市出现境外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基孔肯雅热是什么病?症状严重吗?”“被蚊子咬了,就有可能患病吗?”这些与基孔肯雅热相关的话题引发市民、网友热议。近日,记者就此专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所副所长陈蔚恩。
“花蚊子”是媒介
不会出现“人传人”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白纹伊蚊、埃及伊蚊都是传播基孔肯雅热的病媒生物,白纹伊蚊就是柳州人常说的‘花蚊子’。”陈蔚恩说,这两种蚊子的身上有白色斑纹,看起来黑白相间。它们的唾液腺可携带病毒,通过叮咬人类传播疾病。我市常见的库蚊不携带基孔肯雅病毒,不会传播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只能通过蚊媒传播,不会出现“人传人”。人类被携带病毒的蚊子叮咬就有可能患病,患病后一周内都具有传染性。
基孔肯亚热的潜伏期多为3天至7天,最长为12天。被传染后,患者往往会出现发热、食欲及精神不振、腹痛、关节疼痛等症状,并伴有皮下出血形成的皮疹。基孔肯雅热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急性期症状在一两周内会缓解,无需过度恐慌。
发病高峰与蚊子繁殖高峰期重叠
陈蔚恩介绍,目前柳州没有发现埃及伊蚊,常见的蚊子有库蚊和白纹伊蚊,白纹伊蚊为我市的优势种群之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病媒生物繁殖情况的监测数据显示,每年4月至6月、9月至10月是蚊子繁殖、活动的高峰期。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高峰期与这两个高峰期重叠。
记者从市卫健部门了解到,为了降低蚊虫传播疾病的风险,今年市卫生健康委下发《柳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2025年柳州市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柳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召集各城区爱卫专干召开除四害工作协调会,各城区均按时开展春季除四害消杀。市卫生健康委还在汛期对各城区开展四害消杀效果巡查,要求对四害密度超标部位进行整改。市疾控中心每月开展四害密度、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下半年还将对我市白纹伊蚊开展抗药性检测工作,杜绝蚊虫流行,控制蚊虫密度。
保持警觉、做好防护是关键
陈蔚恩表示,传染病防控要做到群防群治,保持警觉、做好防护是个人防范基孔肯雅热的关键。有过基孔肯雅热疾病流行地区旅居史的人群,如出现相关疾病症状一定要引起警觉,及时就医。医疗机构会对可疑患者进行核酸化验,确诊后会通过传染病信息报告系统将病例数上报疾控部门,并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地管辖政府部门也会对患者周边的核心生活区域开展灭蚊工作。
此外,市民要注意清理居住环境周边的积水,填平坑洼、清理沟渠,清除蚊子幼虫。家中如有水培植物,也要做到勤换水。在户外活动时,最好穿着浅色的长袖、长裤,在裸露的皮肤上涂抹避蚊胺等蚊虫驱避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