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杨好好
晚报讯 近日,柳城县人民法院调解了两起合同纠纷案件。法官精准施策,不仅维护了双方合法权益,还避免了矛盾升级,用司法温暖让经营者安心、放心。
2023年11月,莫先生将柳城县东泉镇某市场一处占地1450平方米的门面出租给吕先生经营“菜篮子”超市,双方因租金支付与合同条款产生分歧。协商无果后,莫先生于今年5月将吕先生诉至法院,要求收回门面并追讨欠款。
承办法官调查发现,吕先生为了装修门面已投入大量资金,如今收益不佳,解除租赁合同后会加重损失。而对于莫先生来说,即使收回门面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再出租。如果采取机械式的判决,则容易导致两败俱伤。
于是,承办法官采取迂回调解策略,深入剖析矛盾根源,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向双方分析了矛盾根源和利益平衡点后,促使双方达成和解——租赁合同继续生效,莫先生免除2025年2月至8月租金,吕先生则在6月28日前支付9月至11月的租金9.5万元。目前,吕先生已履行完毕,莫先生也对应申请了解除财产保全,这起租赁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另外一起合同纠纷也在柳城县法院的调解下迎来转机。事情发生于2021年,某酒店与某网络公司签订两年的服务合同,后酒店因资金紧张终止服务,仅支付2万元。网络公司诉至法院,要求酒店支付剩余欠款、年度服务费及违约金共计6.54万元,并将酒店投资人列为共同被告。
考虑到企业经营困境,法院委托特约调解员介入。调解员一方面向网络公司释明诉讼风险,另一方面督促酒店积极筹款。经过反复沟通,网络公司放弃违约金诉求,酒店承诺今年7月前支付1万元,余款于2026年4月付清,投资人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柳城县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司法理念下,精准施策的司法实践不仅化解了矛盾纠纷,更以司法温情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