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扭转,这个听起来有些陌生的词,却是男性生殖系统的“隐形杀手”。它来势汹汹,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睾丸坏死,甚至影响生育能力。
那么什么是睾丸扭转?睾丸扭转是指睾丸和精索发生旋转,导致血液供应中断的一种急症。它就像一条被拧紧的水管,阻断了睾丸的“生命线”。如果不及时“解旋”,睾丸可能在6小时内发生不可逆的坏死。
哪些人容易发生睾丸扭转
睾丸扭转虽然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的男性中,但某些人群的风险更高。了解这些高危人群,有助于早期预防和及时应对。以下是睾丸扭转的常见高危人群:
1. 青少年(12-18岁)
高危原因:青春期是睾丸扭转最高发的年龄段,约占所有病例的65%。青春期男性容易发生睾丸扭转,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①睾丸快速发育:青春期是睾丸迅速生长的阶段,睾丸体积和重量显著增加,而精索及周围组织的发育可能相对滞后,导致睾丸在阴囊内的活动度增大,易于发生扭转。
②提睾肌活跃:青春期男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剧烈,提睾肌(控制睾丸位置的肌肉)活动频繁且力度较大,可能引发精索过度旋转,从而导致睾丸扭转。
③活动量较大:青春期男性活动量普遍较大,尤其是参与剧烈运动(如跑步、跳跃、球类运动等),可能使精索受到牵拉或扭转,增加睾丸扭转的风险。
④睡眠中好动:青春期男性在睡眠中可能频繁翻身或改变体位,提睾肌的突然收缩或阴囊位置的改变可能诱发睾丸扭转。
⑤先天发育异常:部分青春期男性可能存在先天发育异常,如睾丸系膜过长、精索附着点异常或睾丸引带发育不良,这些因素均会增加睾丸扭转的发生概率。
典型表现:剧烈运动或夜间睡眠时突然出现睾丸疼痛。
2. 新生儿和婴儿
高危原因:新生儿和婴儿的睾丸鞘膜尚未完全附着在阴囊壁上,睾丸活动度较大,容易发生扭转。
典型表现:婴儿哭闹不安,阴囊红肿,可能伴有呕吐。
3. 有解剖异常的男性
高危原因:某些先天解剖异常会增加睾丸扭转的风险,例如“钟摆样”睾丸(Bell-Clapper畸形),为睾丸鞘膜异常,导致睾丸在阴囊内自由旋转。睾丸系膜过长、精索发育不良或睾丸引带附着异常等先天因素,可能导致睾丸在阴囊内活动度过大,因而容易发生扭转。
典型表现:即使没有剧烈运动,也可能突然发生睾丸扭转。
4. 有睾丸扭转家族史的男性
高危原因:睾丸扭转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如果家族成员中有睾丸扭转的病史,其他男性成员的风险也会增加。
典型表现:家族中多人曾发生睾丸扭转。
5. 剧烈运动或外伤后的男性
高危原因:剧烈运动(如踢足球、打篮球)或阴囊部位的外伤可能导致睾丸位置突然改变,诱发扭转。
典型表现:运动或外伤后立即出现睾丸疼痛。
6. 温度骤变环境下的男性
高危原因:提睾肌的异常活动是睾丸扭转的重要诱因之一,寒冷环境会刺激提睾肌收缩,增加睾丸扭转的风险。
典型表现:在寒冷环境中活动后突然出现睾丸疼痛。
7. 睡眠中的男性
高危原因:①睡眠时,提睾肌的松弛和快速眼动(REM)期的肌肉活动可能诱发睾丸扭转;②长时间保持一侧卧位或双腿交叉等姿势,可能导致睾丸受到压迫,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增加扭转风险;③睡眠时阴囊温度变化或体位改变,也可能使睾丸位置发生异常,诱发扭转。
典型表现:夜间或清晨醒来时突然出现睾丸疼痛。
8. 既往有睾丸扭转史的男性
高危原因:一侧睾丸发生过扭转的男性,另一侧睾丸发生扭转的风险也会增加。
典型表现:再次出现睾丸疼痛,可能与之前的症状相似。
高危人群的预防建议
1. 避免剧烈运动:特别是突然的转身、跳跃等动作。
2. 注意保暖:避免阴囊部位受凉。
3. 避免长时间压迫:如久坐或穿紧身裤,以减少对睾丸的压迫。
4. 定期自查:关注睾丸的位置和疼痛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5. 保持健康体重:肥胖可能增加扭转风险,保持适当体重有助于降低风险。
6. 了解家族史:如果家族成员中有睾丸扭转病史,应更加警惕。
7. 及时就医:一旦出现睾丸疼痛,尤其是突然发作的剧烈疼痛,应立即就医。
救治睾丸扭转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了解高危人群和预防措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柳州市柳江区中医医院泌尿外科 韦乃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