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周期、经期长度、经量等出现异常变化,甚至在不该来的时间“突然造访”,导致子宫出血不规律,就可能是“异常子宫出血”在发出健康警报。
什么是月经异常
正常的月经周期(两次月经第一天之间的间隔)通常是21天至35天(平均28天)。每次月经持续时间2天至8天,整个经期总失血量约20毫升至60毫升(大概浸湿10片至20片普通日用卫生巾的量)。如果你的月经出现以下情况,就属于异常子宫出血:
1. 月经周期短于21天或长于35天。
2. 每次持续时间少于2天或超过8天。
3. 月经过多或过少。
月经过多:出血量大,每小时需更换卫生巾或棉条,有血块(大于硬币),常导致贫血(乏力、头晕、面色苍白)。
月经过少:出血量显著减少,点滴即净。
4. 时间不对。
经间期出血:两次正常月经之间有少量出血。
接触性出血:性生活后出血。
绝经后出血:女性绝经(通常指停经1年以上)后再次出现阴道出血。
5. 出血时间、月经量、月经的持续时间都毫无规律可循。
月经异常的原因
异常子宫出血并非单一疾病,而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症状。结构性原因有息肉、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恶变和不典型增生等,通常可通过影像学或活检发现。非结构性原因有凝血功能障碍、排卵障碍、子宫内膜局部因素及医源性因素(由药物或医疗器械引起)等。
如何治疗月经异常
治疗目标明确为止血、调整周期、纠正贫血、治疗病因、预防复发、保护生育力(如有需求)。治疗方案取决于病因、年龄、生育要求、健康状况等,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止血
(1)药物是首选方法
孕激素:针对无排卵性出血(如黄体酮、地屈孕酮),通过“药物性刮宫”止血并转化内膜。
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适用于无禁忌证的育龄期女性,止血快,可调整月经周期。
雌激素:大剂量用于急性大量出血,需在医生严密监护下使用。
止血药:如氨甲环酸,可辅助减少出血量。
(2)手术
诊刮术:快速止血并获取内膜送病理检测,明确诊断。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肌瘤切除术:去除病灶。
子宫动脉栓塞术:用于难以控制的肌瘤或腺肌病出血。
子宫切除术:作为最终治疗手段,适用于无生育要求、药物治疗无效、病因无法去除(如不愿保留子宫的腺肌病、肌瘤、癌前病变或早期癌)的患者。
2. 调整周期(预防复发)
周期性孕激素:适用于无排卵患者(如后半周期补充孕激素),在经过2个至3个周期以上的治疗,部分患者可恢复自发排卵。
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规律服用可建立规律周期,减少出血量。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俗称“曼月乐环”,放置在宫腔内,局部释放高效孕激素,对治疗月经过多(尤其是患腺肌病、不愿手术者)和预防子宫内膜增生效果极佳。
3. 病因治疗
子宫肌瘤/腺肌病:根据大小、位置、症状选择药物(如GnRH-a)、手术(肌瘤剔除、腺肌病病灶切除、子宫切除)、介入栓塞等。
子宫内膜息肉:在宫腔镜下切除。
子宫内膜增生:根据有无不典型增生,选择高效孕激素治疗(如曼月乐环、口服孕激素)或手术。
恶性肿瘤:需手术,并可能辅以放化疗等综合治疗。
凝血障碍:血液科会诊,治疗原发病或调整抗凝药。
甲状腺功能异常:内分泌科治疗调整甲状腺功能。
4. 纠正贫血:补充铁剂,严重者需输血。
月经紊乱虽常见,但绝非小事。它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请不要因“害羞”或“觉得麻烦”而忽视它,也不要自行随意用药。及时寻求专业妇科医生的帮助,通过科学规范的检查和治疗,绝大多数异常子宫出血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平时可以养成记录周期、经期天数、出血量的习惯(可用卫生巾片数或App记录),就诊时这是重要依据。即使没有不适,也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宫颈癌筛查(TCT/HPV)。了解自己的子宫和附件情况,关爱自己的身体健康,是每一位女性对自己最负责任的态度。
(柳州市人民医院妇科 农珍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