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7月29日

婴幼儿血管瘤能自行消退吗

婴幼儿血管瘤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系真性血管肿瘤,由中胚叶的正常血管组织过度增殖所致,是一类以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为特征的胚胎性良性肿瘤,约占先天性皮肤血管病变的80%。

什么是血管瘤

血管瘤是一类以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为特征的胚胎性良性肿瘤,约占先天性皮肤血管病变的80%,常在新生儿期出现。新生儿出生3个月左右,血管瘤进入增殖期,瘤体迅速增大;8个月至1岁左右,血管瘤停止生长并逐渐退化,消退率可达98%。半数血管瘤在孩子5岁内完全消退。

另一种与血管瘤症状相似的是血管畸形。血管畸形是一种随患儿年龄增长而呈管腔样生长,并具有正常内皮细胞生物特性的血管病变。主要由静脉起源,偶有微静脉、动脉、淋巴管组合而成,可伴有动静脉瘘。临床上所称的葡萄酒色斑、蔓状血管瘤、大部分海绵状血管瘤以及淋巴血管瘤、血管淋巴管瘤等均属此类,约占先天性皮肤血管病变的20%。多于出生时发现,以后随年龄增长而按比例生长,无突然增大的病史,也不会自行消退。

婴幼儿血管瘤的表现

血管瘤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的皮肤或皮下组织,头颈部(特别是面部)最常见,其次是躯干。

1. 初发期

大部分血管瘤在新生儿出生时或出生后数天至数周内被发现。最初可能只是一个细小的红色斑点、片状红斑或毛细血管扩张,有时类似蚊虫叮咬的包块或轻微擦伤。部分在出生时可能并不明显。

2. 增殖期

此时瘤体迅速增大,变为鲜红色或暗红色,形似草莓样的肿物,表面凹凸不平。

在婴儿出生后1年内,有两个尤为明显的血管瘤快速增长高峰。第一个高峰在出生后4周至6周,第二个高峰在出生后4个月至5个月。在此增殖高峰期间,瘤体快速生长、张力高、表皮薄,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血管瘤破溃、出血或形成溃疡,尤其在易摩擦部位(如口周、颈部皱褶处)。溃疡可能疼痛、易感染、愈合缓慢并可能遗留瘢痕。

3. 消退期

通常在婴儿8个月至1岁左右,血管瘤增殖停止,进入消退期。此时瘤体停止生长,体积不再增大。颜色逐渐变淡,从鲜红、暗红向灰红、紫红、淡紫转变。质地逐渐变软、变平,表面不再明显的凸起和不平。消退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可以持续数年。

4. 消退完成期

消退过程可持续到孩子5岁至10岁,甚至更久。约50%的婴幼儿血管瘤在孩子5岁内完全消退,大部分在10岁前可全部完成消退。

在6岁以前能消退的瘤体,约62%的患者无明显印记。但在6岁之后消退的病变,约80%的患者的血管瘤处会出现皮肤松弛多余(皮赘感)、毛细血管扩张(细小的红血丝)、色素改变(皮肤变白或呈褐色)、纤维脂肪组织残留(皮下稍硬的小肿块)、瘢痕(尤其是有过溃疡的部位)等残留改变。这些残留改变的程度与瘤体的初始大小、深度、位置以及是否发生过溃疡有关。

婴幼儿血管瘤的治疗

由于婴幼儿血管瘤有可自行完全消退的趋势,所以非重要部位的增殖期血管瘤,如体积较小、处于生长稳定期、未对美观和功能造成重要影响的,以及处于消退期的血管瘤,可以定期随访观察。在观察期间,应采用照相或精确测量等客观方法监控血管瘤的生长。

出现以下情况,需积极接受药物、加压包扎、激光、手术等治疗:血管瘤快速增长;大面积血管瘤伴出血、感染或溃疡;影响患者生命功能,如影响进食、呼吸、吞咽、听力、视力、排泄或运动功能等;伴血小板减小综合征;合并高输出量充血性心衰;病变侵犯面部重要结构,如眼睑、鼻、唇、耳郭等;全身多发性血管瘤、快速增殖的血管瘤、累及重要器官并伴有严重并发症或危及生命的血管瘤。

一般治疗首选口服药物,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普萘洛尔、皮质激素、α-干扰素、抗癌药物(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平阳霉素)、咪喹莫特等。其中普萘洛尔是目前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一线推荐药物。近年来,从安全角度考虑,部分血管瘤治疗开始使用普萘洛尔口服联合马来酸噻吗洛尔外涂综合治疗,或是脉冲染料激光配合马来酸噻吗洛尔外涂,可达到相对安全、有针对性的治疗效果。

(柳州市工人医院医疗美容科 王佳)

--> 2025-07-29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50002.html 1 婴幼儿血管瘤能自行消退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