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媛媛(河池市财政系统员工)
2007年11月9日,我向柳州晚报小记者团投出了第一封电子稿件《我的一天》,从此开启了我的地球online“小记者团”副本。《地球OL》是一款沉浸式开放世界游戏,虽然入坑游戏已经很多年,但我依然还是一位新手玩家。回顾那些年通关的游戏副本,最好玩的非“小记者团”莫属。
找回邮箱密码,重新绑定手机号,终于重新登录进游戏绑定的邮箱账号。尘封已久的邮箱里,最新的一封邮件发送日期是2015年7月,原来我从“小记者团”副本通关已经有十年了。我点击鼠标,仿佛穿过互联网的时空隧道,跨越20年的时光,跳转到了邮箱发出的第一篇稿件《我的一天》。透过电脑屏幕,我仿佛看见一名小学五年级学生,用键盘磨磨蹭蹭地敲出了一篇暑假作文,然后满心期待地向“大人的世界”发出了第一封邮件。
第一次投稿就成功了吗?是否完成“小记者团”副本要求的登报发表任务呢?好奇心驱使我点进了收件箱。打开邮箱收到的第一封编辑回信,信上写道:“新闻是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你写的事情只能算素材,可以写,但要注意写作的角度,确定明确的主题。”抱着重新探索通关剧情的心态,我点开了一封又一封熟悉而又陌生的来信:
“某某的做法是欠考虑的,所以此篇文章不能用,要从新闻的价值和意义来考虑选题,多练习就会有进步的,相信自己一定行!”
“见报后,想一想老师为什么这样改?”
“不错,超出我想象。重新修改后再给我看,我不会直接帮你改稿件,但我会把方法给你,这样对你的成长帮助大一些,努力!”
“记住了,写稿力求简洁精炼,突出重点,写消息要把基本要素交代清楚。”
“导语,还是导语!导语在新闻中至关重要,导语写好了文章就成功一半甚至大半。请就这个新闻,写上10个以上不同的导语给我。”
“学会用引语,让采访对象说的话直接出现,尽量用短句、短段落,这样画面感相对清晰。”
“地名、人名、知识性的专用术语一定要精确。”
……
细细品读字里行间的每一句教诲,我好像见到了那些熟悉的、温暖的、可敬的老师们。在“晚报小记者”这个账号名字背后,是陈中林老师、黄子君老师、陈曼枝老师、李咏梅老师、雷媛媛老师、黎寒池老师、叶子老师等一位位优秀新闻工作者的倾囊相授和无私付出;是在无数个深夜里,小记者团的老师们耐心审核每一位小记者的稿件,提出修改建议,为我们加油打气。
“小记者团”副本的好玩之处,正是在于它不断优化小记者角色成长支持系统,强化“玩家”的专业性培养与发展模块。点开“小记者团”副本左侧的活动列表,可以看到小记者团曾于某年某月上线了“小记者跑‘两会’”“我是小小卖报童”“我送书香到独峒”“青少年急救训练营”“小记者徒步柳江”“小记者走进水上狂欢节”等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任务,只要完成不同任务就能解锁“第一次采访世界冠军”“与两会政协委员面对面”“获得卖报奖励基金”“采访各行各业劳动者”“与各地小伙伴建立友谊”“领略大美自然”等各类成就,并大幅提升玩家的写作能力、爱心、勇气、探索世界的好奇心、新闻采编熟练度等技能数值。
在通关“小记者团”副本的过程中,我从一个只会每天守着动画片的小顽童,蜕变成拿着采访本的小记者,细心观察和记录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小到班级活动,大到国家大事,都能成为我笔下的新闻素材。我用笨拙的英语采访外国选手,风雨无阻地奔赴各个活动现场,采访笔记写满了一本又一本,和大记者“拼手速”赶稿……正是系统发放的那张小记者证,引领着我走出家门和课本,走近人与自然,感悟生活与美好。
时间很短,从第1封到第400封邮件,一日阅尽;时光很长,从0到100000名小记者,我们走过了20年风雨同舟。春风把种子吹向了不同的方向,柳州晚报小记者团以其极高的专业度和持久的热爱,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童眼看世界 小手写新闻”的小记者,在龙城大地上播撒希望,收获了广袤的繁花和硕果,生生不息。